江南时报讯 近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措施》(以下简称《行动措施》),围绕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出25项措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行动措施》聚焦协同增强口岸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大力支持外贸新动能培育、精准优化监管服务模式、改进提升跨境服务质效等5个方面推出25项具体措施,力争实现跨境贸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在协同增强口岸服务能力方面,《行动措施》提出,提升水运口岸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空港口岸国际通达能力,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完善国际邮件集散处理功能,推进航空口岸一站式“直通”监管。
持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方面,我市将探索“药食同源”进口商品便利通关措施,深化多式联运进出境协同,优化城市货站作业模式,推广空港口岸国际货运业务新模式,推行“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模式。
为大力支持外贸新动能培育,《行动措施》提出,发展“班列+”服务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政策试点,开展跨境电商“一件事”,推动绿色贸易创新发展,支持综合保税区拓展保税业务模式。
在精准优化监管服务模式方面,我市将探索开展带电货物航空运输,优化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建设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海事“信用+智慧”监管场区,保障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快捷通关。推进生物医药进口“白名单”试点扩面增效。
在改进提升跨境服务质效方面,将提升出入境通关体验,优化入境免签政策,加强“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企业政策供给,协同降低跨境物流全流程综合成本,深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2023年入选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城市后,南京市当年就制定出台了《南京市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会同海关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政策宣讲培训会,分别有8.5万人次线上收看和105家企业及部门参会。南京在全国首创的跨境电商“海外仓离境融”举措获评商务部“全国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今年4月,海关总署等20个部门(单位)宣布在北京、上海、南京等25个城市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2025年专项行动,并出台《海关总署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具体措施》,涵盖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领域,包括5方面任务29项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决策部署,南京市以契合南京发展实际、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提出16条南京特色举措,融合形成25条南京专项行动措施。
(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