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浦口区认真落实全国专项办部署要求,坚持专群结合,把握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开展涉老反诈宣传进社区(村)、进养老院(养老服务机构)、进超市、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六进”活动。全区电子屏幕亮起来、横幅标语打起来、防诈短信发起来,将“小浦网格机器人”用起来,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帮助老年群众守住“钱袋子”。
势如破竹“联动式”
养老诈骗犯罪不仅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
区专项办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公示栏、公用大屏等平台,向社会发布涉老诈骗问题举报电话和邮箱,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统筹协调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横幅标语、展板画册、咨询平台、网络大屏等常用载体作用,在全区136块人防大屏连续播放涉老反诈内容,在区电视台每天三次播放涉老反诈标语,推广小浦网格机器人向各网格推送宣传案例、风险提示预警,让涉老反诈宣传家喻户晓。
靓点频出“特色式”
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
浦口区检察院制作原创漫画,揭露了时下出现的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等养老诈骗特点,帮助老年人识别养老诈骗的常见“套路”。
这组漫画形象生动、幽默,非常切合老年人的实际,让人过目不忘,犹如一双“慧眼”,帮助群众轻松识别诈骗套路,以防上当。
区公安局创作了警惕反诈小视频《亲情服务有陷阱,灵丹妙药是骗局》《爱你》,帮助群众增强防诈“免疫力”。
触及心灵“案例式”
浦口法院组织刑庭干警前往浦口区凤悦天晴等小区,以“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严厉打击养老诈骗”为主题,结合刑事审判司法实践,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专项普法宣传。
干警们结合当前养老诈骗犯罪案件特点,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向老年人讲解不法分子的作案方式、惯用手段及防诈常识等相关知识,提醒老年人尤其要防范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养老诈骗,引导老年人树立健康消费观念。
桥林街道兰花塘社区网格员通过讲解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让老人们了解到电信诈骗的各种形式,帮助提高防范意识,提醒老年人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来电者的身份要核查清楚,家中的隐私切勿泄露。
精准有力“入户式”
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让许多老年人防不胜防。
江浦街道发动政法干警、政法网格员开展“上门宣传”,结合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讲解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讲解反诈典型案例,揭露养老诈骗常见套路手法,向群众普及养老诈骗的特征和危害,提高群众的认知。
方便快捷“指尖式”
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指尖普法优势,利用“浦口普法”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平台,推送反诈典型案例15篇,详细揭露养老诈骗的“套路”手法,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提升老年人风险识别能力;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民法典宣传月”“疫情防控·法治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公职律师、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帮助老年群体分析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代办“养老保险”等一系列诈骗犯罪的惯用手段、作案方式以及防范技巧,引导老年人提高防骗“免疫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养老诈骗案件发生。
普及教育“现场式”
区检察院在江浦街道虹悦城开展“与民同心,为您守护”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
干警们通过分发宣传手册、现场法律咨询的形式,结合宣传展板中的内容,向群众讲解传销、非法集资、保险诈骗等犯罪的危害性,提醒群众要提高风险投资识别能力,警惕“一夜暴富”的投资陷阱。同时,针对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养老诈骗骗局,重点向现场的老年人讲解了常见的养老诈骗种类与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作案方式、特点以及如何识别与防范的技巧,引导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老人们提高防范意识,守好“养老钱”。
浦口区星甸街道利用全员做核酸的机会,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通过现场解说、以案释法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年人讲解养老诈骗的惯用手法以及防范措施,答疑解惑,并鼓励群众向亲友普及防范养老诈骗知识,达到以点带面的宣传效果。
桥林街道百合社区联合综治联勤办举办防范养老诈骗活动,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和现场的老年人分享了防骗小知识,解析养老诈骗常用套路,提醒老年人面对“养老服务骗局”“保健品骗局”等新型养老诈骗要提高警惕,自觉抵制诱惑,提高防骗意识。
老年人的事,再小也要当大事。浦口区将始终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增强老年人自身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氛围,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满幸福感和安全感。孙昀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