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记忆等您来“拼图”!全省老城区老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线索社会征集正式启动
2025-11-07 18:07:00  
1
听新闻

巷口斑驳的老砖墙,回荡过千百年前的市井声;街角熟悉的老房子,见证着居民衣食住行的变迁;码头伫立的老厂房,印证过一代人的汗水与荣光……历史文化保护当随时代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即日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您一同探寻历史记忆,与您一起将散落在江苏大地上的历史遗存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活起来。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守护好江苏历史文化的“根”与“魂”,深度挖掘老城区老街区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现面向广大市民征集全省各地老城区和老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线索。

如果您了解TA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您曾经是TA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如果您身边还珍藏着关于TA的老照片与旧物件,诚邀您积极参与到征集活动中来。

【征集范围】

◎1911年以前建成的,由老城墙、护城河等围合的城区、卫所、驿城、寨堡以及历史上无城墙但建设集中的区域。重点征集在城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历史遗存丰富、历史风貌集中的片区。

◎1911年至1949年建成的,体现近代历史进程或成就的区域。重点征集老街巷、老广场、老公园,老厂区、老仓库,老码头、老车站、老机场,老租界、老领事馆,老校区、老办公楼、老邮政局,老作坊、老饭店、老茶馆、老电影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历史风貌集中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

◎1949年至1978年建成的,体现新中国建设发展成就的区域。重点征集老工业区、老窑厂、老矿区,老机场、老航道、水利闸口,老居住区、老广场、老校区、老公园、老礼堂、老供销社、老旅社、单位大院,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及周边地区,以及历史风貌集中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

◎1978年以来,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区域。重点征集老商贸区、老厂区、老校区、老港区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代表性建筑、雕塑和节点空间;彰显江苏地域文化与东方美学的代表性建筑、节点空间等。

◎体现江苏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特征的区域。重点征集长江、大运河、沿海历史文化带,以及淮河、胥河、淮盐、沪宁、陇海历史文化廊道等沿线片区。

◎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充分体现当代重要建设成就并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区域等。

【征集内容】能够体现上述历史文化资源的各类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照片或视频影像: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以及具有时代印记的老厂房、老公园、老设施、老住区等;

📖史料与文献:报刊、杂志、书籍、图纸等;

🧓口述资料:与本地历史文化遗存相关的人物访谈等。

【征集要求】为确保征集到的线索真实有效,能为后续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请您在提供线索时,尽可能详细描述相关情况:

◎名称:若知晓该历史文化资源的名称,请尽可能准确提供。

◎年代:尽可能提供所属年代相关的历史信息,为判断其历史价值提供依据。

◎详细地址:提供地址说明、表述或定位。如有条件,请一并提供现场照片,以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情况。

◎联系方式: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在需要进一步核实信息时与您沟通。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参与方式】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将线索简介、照片、影像等资料发送至邮箱。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方式提交线索资料,提交内容请尽可能包含:线索的详细地址、历史背景(名称、年代、历史沿革、历史价值、重要事件、名人轶事)、周边环境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重要信息,以及文字记载、照片或视频资料,联系人及有效联系方式。

请在邮件主题或信封上注明“江苏历史文化线索”。

1️⃣电子邮件方式

将线索资料发送至邮箱:3215846691@qq.com

2️⃣信函、电话方式

寄送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88号江苏建设大厦10楼,025-51868961

标签:征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
责编: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