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农商银行“三化”服务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5-05-13 21:5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宋杰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江苏常熟市,民营经济的活力在这片热土上涌动,全市私营企业超7万家、个体工商户超20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税收和80%以上的就业。在这背后,常熟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纽带,积极探索“网格化、综合化、数字化”服务路径,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网格化深耕:织密金融服务“毛细血管”

  清晨的常熟服装城,商户李先生通过手机提交了一笔30万元的信用贷款申请,不到10分钟便收到审批通过的提示。“以前贷款要跑网点、交材料,现在网格员上门进行信用评级,掌上操作连市场都不用出!”李先生的体验,折射出常熟农商银行“网格化深耕”的成效。

  2021年起,该行启动“三个信用”创建工程,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立体化服务网络。在乡区,构建覆盖镇、村、小组的三级网格,派驻网格员驻点服务,目前网格已覆盖本土40多万家庭,授信率近80%;在城区,打造代发工资、收单结算等特色网格,联合市场监管局创新“数字法人”服务模式。在服装城商圈,客户经理化身“信息采集员”,通过共享商户经营数据,为小微商户提供“一店一策”融资方案。

  “网格化不是简单的分区划片,而是要让金融服务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经济末梢。”该行普惠小微金融总部负责人介绍,通过“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机制,有效提升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农户融资的获得感和便捷感。

综合化服务:构建产融共生新生态

  在常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家庭农场主周先生正参加一场“电商运营特训营”。“银行不仅给了20万元低息贷款,还帮我们设计品牌、对接物流,今年葡萄线上销售额翻了两倍!”周先生的感慨,道出常熟农商银行“综合化服务”的深意。

  该行打破传统信贷边界,打造“金融+”多维生态。一方面,加强政银联动。上线政务共享中心,集成税收优惠、技改补贴等超百项政策,形成“政策超市”,匹配企业可申报项目。另一方面,推动产融结合,联合商务局打造“电商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出“直播贷”特色产品,为5万电商从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这种生态化思维在科创领域尤为显著。一家从事半导体材料研发的科技型企业,曾因无抵押、轻资产特性遇到融资难题。常熟农商银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组合方案,提供1000万元资金支持,并联动政府为其争取研发补贴。“银行像创业伙伴一样为我们整合资源。”企业创始人表示,公司现已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

数字化赋能:跑出小微融资“加速度”

  “从申请到放款全线上操作,还能无感转贷,省去了筹钱过桥的麻烦!”通过线上续转贷工具完成200万元贷款续贷的某机械制造厂负责人陈先生,对常熟农商银行的数字化服务赞不绝口。这背后,是该行以科技赋能重塑小微金融逻辑的深层变革。

  在产品创新上,该行不断丰富线上产品矩阵,基于大数据建模与专家经验融合,实现“客户画像—风险定价—智能审批”全流程自动化,目前线上支持信贷客户超4万户;在系统赋能上,该行打造智慧乡村、智慧园区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村级资金和园区管理水平;在风险控制上,该行构建“预警模型+大数据风控”双引擎,通过整合征信、工商、司法等行内外数据,实现风险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数字化红利正在向产业链两端不断延伸,常熟农商银行创新“常银链”“常银微链”等模式,为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商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等服务,既提升了产业链整体融资效率,也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

  在常熟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上,一场金融与实体的“双向奔赴”正焕发新的生机。 宋杰

标签:网格;银行;民营经济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