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书香满溢,陪伴师生成长——金审图书馆的坚守与温度
2025-11-14 14:47: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周澍熹  
1
听新闻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大门左侧,一座灰色大楼静静矗立。楼体上“天道酬勤”四个红色楷书遒劲醒目,四周桂树环绕,每至金秋时节,便枝繁叶茂、花香四溢。这座陪伴学院师生22载的图书馆,如今已成为学子读书治学、追逐梦想的精神地标。

  自2003年建馆以来,金审图书馆历经多次扩建改造与布局优化,从最初的青涩逐渐走向成熟。22年间,图书馆始终秉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每天清晨7点,工作人员就提前到岗,打扫卫生、擦拭书架、检修设备,为师生营造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春夏秋冬,每日从晨光熹微中开启图书馆的大门,到星光点点时送别最后一位读者,饱含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坚守与付出和每一位读者的热爱与信任。

  图书馆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分为南楼和北楼,楼层的划分界定了书籍种类。北楼一层是大厅和科技文献阅览室,并设有服务台,两名值班老师在此处理借还书业务、解答咨询,这里也是失物招领处,遗失物品经登记后等候失主认领。服务台右侧设有一台打印机,师生可以在这里打印文件。紧邻大厅的科技文献阅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列列书架和一排排白色的桌子,藏有自然科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等11个门类的科技书籍,是学子钻研专业的好去处。

  北楼二层设有社科文献阅览室、综合书库和读者服务部,哲学、政治、法律等品类书籍在此陈列,读者服务部提供读者证件管理、阅读推广等服务读者的工作。北楼三层文学书籍区堪称精神宝库,《牡丹亭》的古典浪漫主义悲情、《红楼梦》的人文深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开阔豁达、“平芜尽处是春山”的绮丽春景,还有《致橡树》《回答》承载的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意,都藏于方寸书页间。书架上种有生命力顽强的绿萝,不论是春日还是冬天,都舒展着翠绿枝条,为阅读增添生机。北楼四层历史书籍区串联起中外古今,从华夏远古文明到世界各国发展史,让读者得以窥见历史长河的波澜。

  南楼一层集中了经济、文化、语言等门类的书籍,这里有着宽阔的学习区域,在21:30闭馆后,将作为考研专属区开放至22:30。二层艺术类书籍与580余种中外期刊有序排列,满足师生多元阅读需求。截至目前,图书馆藏书约80万册,电子读物6万册,设有2000多席座位,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阅读和学习空间。

  为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图书馆搭建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两大线上服务平台。官网的馆藏检索、馆舍布局等板块,让师生足不出户便能掌握图书馆动态;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最新通知、规章制度和新书推荐,汇集馆长信箱、在线选座、电子资源等实用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公众号直接沟通反馈、查询空座位,电子资源板块链接中国知网、万方外文文献保障系统等学术平台,助力师生把握学术前沿。此外,图书馆每月推出的新书推荐覆盖历史、科技、文学等多领域,为读者指引阅读方向。特别设置的AI馆员,拥有专属形象与声音,既能解答图书馆相关疑问,也能与学子畅谈书籍与生活,让服务更具温度与互动感。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更加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高速发展,金审图书馆会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读者偏好,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同时,还会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开展读书节等线上线下阅读活动,调动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在高科技的时代,图书馆不忘人文关怀和精神理念的构建,着力为学生营造心灵放松与栖息的氛围空间,让书香与爱浸润校园生活。

  “看着学生们伏案苦读、共同进步,就像路过了自己的青春。”“能陪伴学子度过青春时光,见证他们的蜕变与成长,是件幸福的事。”这是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声。这座矗立在校园核心的知识殿堂,承载着师生的希望与梦想,以默默耕耘的专业与温暖,搭建起通往真理的桥梁。这里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见证成长、传递温暖的精神家园。未来,金审图书馆将继续在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的道路上,续写属于金审学院的精彩篇章。

  江苏省作协会员 周澍熹

标签:图书馆;读者;师生
责编:张睿恬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