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师、母校、故乡,总有刻入骨髓之深情眷恋,此乃发自对生命本体、知识本身、民族文化之由衷热爱也。予于乙巳之秋回乡,与学友扶百岁恩师回母校参观,深慰于心,感触良多。
湖南桃江二中
9月8时上午7时许,予从桃江县城出发,8时许,至校友、隐逸书家詹梅村先生家。予时年七秩有一,梅村兄八秩有二,均为桃江二中校友。梅村兄少年时为孤儿,由祖母抚养成人,小学毕业,辍学多年,后就读桃江二中医务班,予读初中,与之成为同学,忽焉离开母校半个多世纪矣。梅村兄完全凭自学成为名老中医、书法家、诗人、文化学者。9时许至游府,游老令郎启才与予为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回母校看看之事昨晚已与启才联系确定。游老今年102岁,言及回二中参观,甚为兴奋,早早起床,师生把臂,欣喜不已,谈及当年教学之事,游老兴趣甚浓。于是先生换上新衣,登车回校。
作者向母校图书馆赠书
九时半许,至桃江二中。二中位于桃江县鲊埠回族乡千年古镇鲊埠街尾,环境清幽。远山环抱,一面临江,资水如明油流淌,犹记当年校园四围古木葱茏,春天白鹭翔集,风光如画,而今古木部分尚存。桃江二中为我县百年名校,多有名师任教,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该校于1944年创办,原为湖南私立广威初级中学。予于1968至1972年在此读初高中,历时四年。母校乃予心心念念之所在,游老为予初中英语教师,毕业于抗日时期名校五卅中学,后读大专。先生为杂家型、学者型教育家,长年奋战在基础教育第一线,曾授英语、语文、物理、生物等课程,授课能将多学科打通,深入浅出,甚具亲和力,为通儒式教育家也。
来至二中,师生笑遂颜开。二中原为庭院式建筑,有教室近百间,以走廊相连,整个学校连在一体,雨雪之天不用换鞋,可至每间教室或办公地点,当年上课以击铃为号。校内多植奇花异草,古木参天,百围千尺。而今代以楼阁嵯峨,旧貌换新颜矣。是时操场正上体育课,先生笑曰:“体育甚为重要,予当年特喜体育,为身体打下较佳基础。”见一古木葱郁,先生曰:“此树尚在,甚好!”门卫得知百岁寿星回母校参观,连忙搬来凳子,让游老坐于古树之下休息片刻,慢慢走过几座楼房,二中校领导闻知,书记兼校长周剑先生、业务副校长俞立新先生、支部副书记胡建辉先生特来欢迎,邀至学校办公室叙谈。几位领导向游老深表问候,祝先生健康长寿。周剑校长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之成就,2007年被定为湖南省牛津英语教学研究实验点及湖南城市学院教育实习基地。游老闻之,点头赞赏。校长拿出校史材料请游老过目,其中有游老任教时期之记录,对游老培桃育李所作贡献予以高度评价。游老表示,许身教育,培育英才,此生无悔。
桃江二中校长周剑先生(左一)送别
笔者于母校眷恋甚深,岁月如流,半纪风云弹指瞬间。当年求学,颇多艰辛。予之老家与母校相距五里,梅村兄距校十里,都读“跑学”,从未迟到,中午吃不起午餐,到下午4点多放学回家,虽饥肠辘辘,而觉读书有无穷乐趣,肠胃居然还好。当年正处于特殊时期,教材多见时代色彩,谈及琐细之事,游老笑曰:“当年之情景记得清楚。”犹记当年在班主任龚训桃、李清华等先生带领下,挑水挑肥至筑基仑小学后山之上种红薯、黄豆,亦有不错收成,游老笑曰:“体力劳动能培养人,当年只是过多一些。”笔者拿出近期出版之美学专著《沈鹏诗艺咀华》《言恭达书艺研究》,向恩师汇报,恩师多予鼓励,亲笔签名。予以此小小礼物赠给母校图书馆,以表感恩之情。得百岁恩师嘉勉,深受激励。

恩师常读古籍
校领导依依送别。返回游府,恩师并无倦意,漫聊养生秘诀,先生依然阐述所持之观点,笑曰:“吾之养生无秘诀。文化养生重要,活到老,学到老,有益健康。儒家思想,老庄哲学,多蕴养生精义。”“做人要正,养正气,做正人,有仁爱之心,有容人之量,能与人相和,与己相和,有利于健康。”先生好读古代经典,启才给我看看先生所读之书,有《楚辞》《诗经》《老子》及阴阳五行之类,多为线装古籍。游老之父为著名堪舆师,而今尚存有堪舆学手抄本专著,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省探方知,游老四十余年前曾患严重肝病,服过数十剂中药,曾遵老中医之嘱亲自上山挖药,后已康复。95岁时诊断患肺部肿瘤,儿女虑其高年未采取手术与化疗,前年检查,癌细胞已无踪影矣。大德必寿,文化养生,并非虚言也。
恩师常读古籍
扶百岁恩师回母校参观,夙愿以偿,乐何如之。初中时之恩师,仅游老健在,师生相聚于母校,得知母校在新时期取得丰硕成果,为之骄傲,振奋不已。热爱母校,感激恩师,眷恋故乡,试以《念奴娇·与学友扶百岁恩师回母校感赋》小词一阕为记:
资水碧如染,天宇灿明霞。
师生携手凝视,归校似归家。
静听书声清朗,醉赏虬枝葱郁,
是处绽芳葩。
半纪风云卷,弹指亦堪嗟。
滋兰蕙,弘精粹,壮中华。
深情萦绕,黛瓦木屋旧时花。
后浪推高前浪,今哲尊崇先哲,
攀越上岑崖。
最爱江边柳,岁岁发春芽。
离桃江二中数十米有古柳近千岁矣,依然郁郁葱葱。
2025年9月8夜记于桃江县城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沈鹏介居书院院聘艺术家,著名文化学者、诗书画美评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