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江众多的社区和乡村校外辅导站里,今年的暑托服务活动尤为生动,孩子的欢乐声、戏笑声,宛如一幅缤纷的画卷,多姿多彩,无不引人入胜。由吴江区关工委组织的“七彩夏日”活动,犹如暑日里的“彩虹”,不仅扮靓了孩子们的假期,更为暑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不仅叩开了孩子们的心弦,也让更多的家长心生感动。
一、七彩添趣,暑期更加生动
今年暑期,在区关工委的倡导下,各地关工委坚持“赋能成长,多彩体验”的办班方向,以“授课+互动+实践”替代单向灌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更多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资源,合力打造“目标同向、资源互补、力量融合、效能叠加”的教育共同体,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活动形式,都呈现全新趋势,让孩子们体验到一场场不重样的活动、一次次接地气的体验,无论走到那里,处处充满乐趣,告别以往单调格局。
7月1日,全区中小学开始放假,各地暑托班、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办班随即相继启动,并迅速进入高潮,覆盖全区。盛泽镇中心站举办的“五心娃娃伴成长”夏令营,参与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该镇黄家溪村以“美美黄家溪 童心向未来”教育品牌为抓手,将乡土风情与家乡振兴故事融入实践教学,突出知行合一,多维赋能,活动更有沉浸感。7月上旬,省关工委张连珍主任到该村调研时,给予高度肯定和好评。松陵街道、江陵街道所有社区、村也纷纷开班,项目丰富多彩,同样受到孩子们欢迎。平望镇开展“平·微澜 望·未来”数字关工平台建设,整合形成多个板块,有效扩大了覆盖。桃源镇以村级为重点,各村辅导点先后开班,该镇宅里桥村辅导站的实践基地成为孩子们向往的好去处。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汲取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养分,还随着不少新鲜项目的首次开放,而可感受到武术的刚健、射箭的沉稳专注、游泳的灵动自如、骑马的潇洒奔放,还有国学经典的深厚内涵,每一项课程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新大门。
二、贴近童心,服务更加多元
今年的“七彩夏日”活动,各地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坚持贴近孩子心灵,尊重孩子需求,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突出创新,深受孩子喜爱和家长信赖。课程设置多样化是今年一大特点。震泽镇朱家浜村的课程设置从经典文学到科技创新,从象棋博弈到绘本阅读,从农耕体验到苏大研学等,不仅涵盖领域广,而且每天都有活动。七都镇依托“江村”品牌,与复旦大学、华东师大联合开展研学活动,举办“童趣江村·童心启航”夏令营,向孩子们传播江村的故事,让孩子受益匪浅。八坼街道借学镇之优势,与苏州大学联合,通过吸纳优质资源,拓展特色项目,有力地提升了假日学校吸引力和趣味性。同里、震泽、黎里等镇充分利用古镇资源优势,分别推出了一系列体现古镇特色活动,特别是“小导游”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吴江太湖新城关工委今年首次为机关干部子女开办暑托班,推出“邻聚力·共护航 苏州湾薪火课堂”共建项目,围绕六大主题,开设24项节特色课程,活动信息被《江苏少年网》列为“头条新闻”报道。
更多的区镇社区(村),也专门为孩子量身定制,推出了诸如灯谜、集邮、脸谱、剪纸、绒花等,让“家门口暑托服务”进一步走向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满足孩子需求。今年暑期,由区关工委、区文明办联合指导,民盟吴江区委、吴江区开心义工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吴江人文和科技两个“开心”夏令营,以其良好的课程设置、灵活的活动形式和优质的师资配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了社会良好口碑。松陵街道等机关暑托班、博众精工等企业暑托班也日益丰富多彩,广受好评。
三、突出重点,守护孩子成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坚持乘势而上,针对孩子实际,不断改进授课形式。如党史教育,坚持突出通俗易懂,选准内容切口,避开宏大叙事形式,避免照本宣科,以讲好“红色故事”为突破口,聚焦孩子们易理解“小视角”,以“故事”引“共呜”,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讲好红色故事,坚持互动,让孩子“参与”,而非“旁听”,通过游戏故事,把党史里的“红色元素”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行为。松陵、江陵等区镇街道开设的“抗日小英雄”课程,为孩子们讲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雨来的故事,组织观看《鸡毛信》《小兵张嘎》影片,让孩子产生共鸣,自觉接受红色教育。汾湖关工委通过“行走的红色课堂”、并组织学生参观“侵华日军芦莘厍周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打造流动的“抗日英雄故事汇”,并通过唱童谣、唱芦墟山歌,让抗日英雄浸润童心。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反响都很好。
法治教育方面,除各地自身组织法治教育外,全区各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以退休老民警为骨干,开展送法活动。针对不同对象,通过短视频、运用案例和寓教于乐方式,孩子们愿意听,听得懂、学得进。法院、检察、司法行政(律师)等也以各自方式广泛开展送法宣传。安全教育各地校外辅导站一直紧抓在手,特别是交通、消防、防溺水和网络安全等,各辅导站引用大量案例,引导孩子们注意辨别网络上小陷阱,远离不健康的游戏,守护孩子成长。
四、亮点纷呈,精彩持续不断
在时光的流转中,“七彩夏日”旅程到处都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无论是活动现场,还是校外实践,亮点从不缺席。近两个月来,在各级党政重视关心下,在全区各成员单位和各社会组织支持下,“七彩夏日”活动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模式,精彩始终不减,而不是单一的“昙花一现”。这份精彩的“持续性”,在于各地辅导站对“新意”的执着追求,更以常态化的创新为支撑,不断展示活动要有“仪式感、新鲜感、痕迹感”,让孩子们每一次参与都有“常看常新”的期待。今年暑期,我区多年打造的“八九十”(课程)、“好苗苗班”“童字号”特色项目,在不断解锁亮点的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内涵,持续推进,成为精彩永不落幕的闪亮品牌,孩子们从心灵深处直呼“这个暑假太有意义了!”
今年8月20日,我区举行“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老少同台节目展演,来自全区11个板块的11个节目精彩亮相。一幕幕情景剧、舞台剧、歌舞剧,打破了传统课堂模式,让青少年备受鼓舞。与此同时,6月20日,我区多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长三角科技少年风采大赛(吴江赛区)暨吴江区青少年科普讲解比赛正式启动。经7月中旬线上海选,邀请全国科普讲解员大赛评委以及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金牌讲解员进行辅导,8月举办吴江赛区晋级赛,将于9月全国科普月举办吴江赛区决赛,并赴上海参加长三角总决赛。以大型赛事广播科学种子。7月上旬开始,由区关工委“五老”工作室承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国防科技领域中的吴江人》暑期巡讲活动,深度挖掘为“两弹一星”等重大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20位吴江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程开甲、杨家墀等的动人故事,进一步点燃了孩子们科技报国理想,使科学家精神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学、奋发进取的精神动能和成长指南。
在诸多“七彩夏日”活动中,不仅亮点迭出,而且捷报频传。7月31日,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我区“拥抱青春·守护花开”——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志愿服务项目光荣上榜“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8月8日,在全国首届“论语大会”暨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论坛上,吴江区关工委荣获“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先进单位。8月13日,从松陵街道湖滨华城社区校外辅导阵地起步、由多部门联合培植的“追光少年团”获2025年江苏省“新时代好少年”殊荣。这支未成年人志愿讲解团队以“青少年带动青少年”的创新模式,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中书写了生动篇章。8月29日,在2025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比赛中,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陈文清荣获法治副校长微课小学组全国季军。在同月举办的2025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经区赛选拔、再到市赛比拼,吴江有12支队伍入选省赛,涵盖了数字艺术、创意智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四个大项目,经现场激烈角逐,我区学子表现出色,12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其中5支队伍获特等奖,5支队伍获一等奖, 2支队伍获二等奖。
告别暑期,活动虽已落幕,但快乐不散,“七彩夏日”是孩子们抹不去的记忆,它的每一抹色彩,都将藏进孩子的心灵的“相册”,期待下一次再相见,再续一场夏日的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