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汴河畔(组诗)
浅蓝
古汴河畔拉魂腔
古汴河畔的民谣
拉魂腔顺流而下——
汴水拐弯处弦索哑了半拍
戴头巾的艺人用婉转的嗓
垂钓河底的古泗州拖腔
风中芦苇,晃成几两碎银
听戏丢魂,老一辈的戏说
却兀自轻摇起蒲扇
摇出个南柯一梦
拉魂腔把黄昏拉得细长
头缠碎花蓝巾
拉魂腔走路时有好身材
寻觅泗州戏
老人说柳琴比古琴止渴
晒场上吼出太平调,猎户腔
把《拾棉花》翻晒三遍
曲牌里流淌水分
滋养出一方良田
包公铡驸马明镜高悬
穆桂英挂帅撇下半块铠甲
老生甩须如秕谷抖落
花旦碎步点尽百里滩涂
寻觅非遗的年轻人
见那大鼓镲突然停下
手攥一张新戏票
陈年旧日的轻咳
浮出汴水与泗水
古徐艺人
捏出泥狗会守夜
烧制陶俑带酒意
博物馆玻璃后
依旧保持举杯的姿势
徐偃王败走时摔碎的编钟
用铜丝慢慢缝合
一掷千金购得残谱
却始终奏不出
半截暗哑的楚调
梅雨季来临
溶于洪泽的王朝
用残壁断垣托举
酒杯曾盛住明月
纤夫的脚印
泗水汴水,濉河淮河
捕捞隋唐漕船
那是繁华旧梦
钢笔吸饱墨
浸染拉纤的麻绳
曾勒进他的肩
写至堤坝溃决处
纤夫的脊骨
勒住风雨的披风
书中笔触化作他的足
留下两行深深的脚印
静默的回响
已成历史注脚
汴河号子
千年的低吟浅唱
档案馆里奏鸣回响
岁月的夹缝里
打捞汴河号子
那些被水泥堤坝
无情反弹的声波
揉皱沧桑的音调
比记载的低了半度
某个清晨
拂去水闸的尘灰
铁锈斑斑的接缝
颤出酒味的余音
号子苏醒
文艺新柳山
用腊条编织曲谱
新词总往旧韵跑
说创新埋于过往
敲干净老烟枪
塞进半截芦柴花
电子琴刚出前奏
晒场的石磙似被触动
自行转动起来
唱丰收的姑娘
裙摆沾着几粒金黄
杞柳丛深处
未收录的夯歌
仿佛也应和这乐章
静静流淌
乡村舞台
霓虹灯映照
唢呐染成了紫
舞曲的方阵里
掩藏着泗州戏龙套
大功率音响震落
老槐树最后的叶
穿戏服的倩影
弓腰领受打赏
守夜人还记着
不够清晰的时代
如何拿半斤煤油
抵换了全场
经久不散的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