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陶文化”留住“活标本”
□ 王喜根
宜兴丁蜀镇,是一块泥土与火焰交织的神奇之地,6000年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世界。由于陶瓷产业发达,丁蜀很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奠定了丁蜀较好的工商基础和人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20多万丁蜀人艰苦创业、奋力进取,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位居全省百强镇前列,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
在当地友人史惠明的引领下,我们步入古色古香的蜀山古南街,它东接东坡书院,南临蠡河,北依蜀山,街长达千米,宽仅三四米。街房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邻里晒衣服,只需将一根竹竿从自家窗户架到对面人家的窗户即成。自然平衡的临街风景线,日复一日在延续着老街如江南细雨般湿漉漉的故事。紧闭的门,虚掩的窗,泛着鳞光的石条路,依着蜀山的墨绿山影,就着蠡河的汩汩水流,数千年来,曲曲折折古南街的破旧屋檐以自身浑厚的民俗文风积淀,养出了陶都的性灵,育出了紫砂壶的浑厚。
紫砂,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古建筑保护单位和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蜀山古南街,过去曾是远近闻名的“紫砂一条街”,当时名家高手在这里聚集,紫砂大师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徐汉棠、汪寅仙、毛国强在这老街上做过“生活”。他们的紫砂精品曾作为国家外交礼品赠送外国友人,部分流入民间藏家手中,如今已成“天价”。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在传承和发展中续写了它的辉煌,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漫步蜀山古南街,老街显得那么孤独落寞和微不足道,但还有不少经营和制作陶瓷的作坊,随处敲开一扇门,就有可能直接与大师对话。顾景舟大师的旧居进深很长,摆放着很多老式家具,还有一些制壶用的工具。桌上的紫砂茶壶、茶杯错落地摆放着,似乎还能感受到顾景舟大师在这儿起居、制壶的岁月。
古南街背靠蜀山,山不算高,山上树木葱茏,山下碧流环绕,风景十分秀丽。蜀山原名叫“独山”,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晚年曾择居于此,他见山思蜀,遥想故乡眉山风光,感叹道:“此山似蜀。”后人为纪念东坡先生,乃把独山改称为蜀山,蜀山之名由此而来。蜀山东南面建有东坡书院,是苏东坡当年寓居和讲学的地方,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十年来,丁蜀镇在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同时,特别注重陶文化的保护、继承、挖掘和发展,尤其重视作为紫砂艺术发祥地的古南街这一“活标本”的保护。他们坚持“修旧如故、最小干预、传统工艺”的原则,充分尊重建筑历史风貌,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在修缮街区道路、居民古建筑、古码头、古院庙等重点文物的同时,特别注重保护紫砂矿、古代和近代矿坑等陶矿开采场所,保护陶瓷制作、烧造场所,包括古代窑址、近现代著名企业和代表性厂房,恢复老艺人的紫砂作坊旧貌,系统展示紫砂原料、练泥、成型、修坯、装饰、烧制等生产场景,努力打造宜兴古陶文化集中展示区,将弘扬陶文化、水文化有机结合,恢复古南街的古风古韵。
丁蜀镇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被誉为研究中华陶瓷生产史的“活标本”。古龙窑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它利用天然山坡建成,看上去像一条巨龙,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窑工介绍,窑火要烧到摄氏1150度,正所谓千度成陶。西侧设装窑用的壶口(窑门)5个,是窑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窑身上方建有窑棚、石柱。燃料以煤、松枝、竹枝为主,主要烧制壶、盆、罐、瓮等一些粗陶日用品。这种呈32度斜坡的龙窑,烧制原理是可以让火自下而上天然升温,窑尾还在烧着,窑头就可以出窑了,出空的窑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热进行干燥加热,非常节能。前墅龙窑目前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烧制方法,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生产发展的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40年前,宜兴还有30多座这样的龙窑,目前仅剩前墅村一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与时俱进,宜兴市这些年加快为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发布紫砂陶器国家标准,明确紫砂陶器概念,设立宜兴紫砂陶艺遗产保护区和紫砂陶艺研究所,投入巨资建造宜兴紫砂博物馆,用于收藏和展览紫砂产品、生产工具和历史文献等。同时在学校开设《紫砂》乡土课程,采取给手工陶艺艺人经济补助的办法,鼓励他们收徒弟,培养手工陶艺的传承人,以人的传承来保证工艺的传承。丁蜀镇陶艺艺人对此备感欣慰,陶瓷文化既能守得住根本,保持住纯粹,又能在时代大潮中继承创新,理所当然成了宜兴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