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投寄的相思
2024-07-08 08: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新生  
1
听新闻

  5月18日女儿陪我们去旧金山乘无人驾驶出租车。据说国内已经有了,可是我们在这里还是第一次体验这现代的先进科技,非常兴奋。车子随着女儿手机发出的信息,很快来到。上车后,我不断地用手机拍照录像。下车时因为限定只有五分钟,我心急慌忙,把手机遗忘在车上。女儿即与出租车公司联系,对方回复找到后会与我们联系。

  回到家等待公司的电话,可是一天、二天------一直没有信息。我越等越焦急。现代人真是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没有手机就与外界断绝了联系,我接不到亲朋好友的信息,也无法与他们畅抒情怀。特别是我们这种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当无法表达思念故乡亲人的心情时内心十分难受。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古人诗词中那些表达缠绵悱惻、令人心碎的无法投寄的相思。

  古人成千上万的诗词,说尽了相思。许多诗词里诉说相思时,都会提到无法投寄相思的悲苦。请看他们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古代人们在诗词中常以鴻雁和鱼來指代书信。鱼传尺素源自《饮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來,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鴻雁传书源自《汉书.李广苏建传》中关于牧羊苏武的一段故事。有时虽有鸿雁和鱼,但无法寄去相思。如:宋代晏殊的《清平乐.红箋小字》:“鴻雁在云鱼在水,惆悵此情难寄。”虽然云中有鴻雁、水中有游鱼,但我卻无法用它们传递书信、传递这滿腹的相思。此情难寄,惆悵无限。我现在何尝不也是这样!

  晏殊的另一首《思远人.紅叶黃花秋意晚》:“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鴻无信,何处寄书得? ”眺望长空,把飞云都看尽了,归鸿也沒带来游子的音信,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我无法寄去这滿腔的相思。情深之苦,只能“淚弹不尽临窗滴”。我虽然不致于临窗淚滴,但无法投寄相思之情是一样的。

  欧阳修的《木兰花》:“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魚沉何处问。”你越走越远,渐渐连书信都收不到;水面是如此宽阔,雁落魚沉,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因沒为有书信作者就想去梦中寻找,卻是“故欹單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梦尽灯灭,一片黑暗,何等凄惨!

  除了鴻雁和魚,古人还有青鸟传书、梅花传情的说法。青鸟传书出自《山海经》,青鸟是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梅花传情源自南北朝陸凱的《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如果青鸟与梅花都无法传情,那会怎样?南唐李璟就在《摊破浣溪沙》中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信使无法传递远方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蕾一片愁雲慘雾,就象我现在无法用手机与故乡亲人联系,因而相思之愁鬱結不散一样。

  最令人动情的是宋代周密的《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梅花都折尽了,也就是说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把我对你的相思寄去,这该是多么的深情。就象我现在就是日夜思念,也无法投寄我对故乡亲人的相思一样。

  古时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日子很长,被相思缠绕的日子更為漫长,那象现在动动手指,对方马上就会看到。但是时间虽长,总还是有飞鸿传情,那无法投寄的相思才真正令人感伤,魂牽梦縈,不知该向谁去诉说衷肠。上述这些古人的诗词都生动地表达了我此时此刻无法投寄内心相思的心情。

  等到第五天,我完全绝望了,想不到公司来电说手机找到了,我听到后差不多高兴得跳起来。我想这几天中多少人乘过这辆车,竟没有一个人拿走我的手机,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在这几天中公司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认真负责对那么多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仔细检查,终于找到了我的手机,我真应该好好的感谢他们。

  当我拿到这失而复得的手机时,激动之情无法形容。我望着这默默无言的手机,我想这就是古人的鸿雁和青鸟,可是对我来说,它就是故乡、就是亲人。有了它我又可以过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日子了。从此我要尽心的看护它、关注它,那我就再也不会有无法投寄的相思了。

标签:手机;相思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