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山|父亲的“三句话”
2024-06-30 21:2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时文山  
1
听新闻

父亲的“三句话”

□ 时文山


  要守好底线,做爱党爱国爱家、遵规守纪守法的人;要干好本职,无论干啥工作,都要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有所作为;要与人为善,做到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多做好事。

  父亲虽因病辞世已27年,但他经常叮嘱子女留下的这“三句话”,我从记事起就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父亲名叫时修恕,是1957年入党的老党员,他在临终前说,他的一生,对得起任何人,唯独对不起自己!在场的人忍不住潸然泪下。3岁时他的父亲惨遭日本鬼子杀害,4岁时他的母亲就病故了。后来,无依无靠的他被从县城接到乡下外公外婆家生活。他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很快适应乡下的环境。由于他思想沉稳、踏实肯干,获得广泛好评。他当生产队长,经常深入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帮助指导解决问题;他当村委会干部,注重了解掌握村里的情况,谁家遇到烦心事,遇到啥困难,都愿意跟他讲,不仅县乡组织和领导对父亲的表现充分认可,当地的老百姓也对父亲的为人做事赞不绝口。父亲还担任过胥浦河水利施工指挥部核心成员。上世纪60年代,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粮油物资商品非常紧俏,有人经不起考验,沦为罪人。但在父亲手上经管的各类物资从未出现过半点差错。

  后来父亲因养育6个子女,家庭负担重,长期工作劳累,在医院做了胃切除手术,组织上照顾他到胥浦建材厂工作,这是一家社办工厂,从事制作水泥制品、制砖和采砂业务。父亲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起采购物资的重任,每年为工厂协调解决大量的水泥和煤炭,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当时制砖用煤量大,父亲被派驻安徽淮南八公山驻点采购煤炭,一去就是近十年。

  工作虽然忙,但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总是利用各种时机,有时集中说,有时私下讲。我虽然小,但我能感受到父亲是个自身要求严、工作标准高、责任心强的人。我敬重父亲,底线守得好;无论干啥,他都干得很出彩,做好事从不张扬,能够按照他教育子女所讲的“三句话”自觉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在我看来,“三句话”既是他的自我要求,也是他督促示范引领我们的真实写照。

  在父亲的教育引领下,我在部队服役26年,经受了多重考验。1984年7月至1985年7月参战,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1990年6月参加驻地抗洪抢险,经受了自然灾害的考验;2000年参加“必胜——2000”演习,经受了综合环境的考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和家人都能做到忠诚于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在父亲模范言行的感召下,无论是当战士还是当干部,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到地方,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干啥工作,我都能始终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好啥,我先后7次立功,60多次受奖,2013年还被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军区联名表彰为“双拥先进个人”。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与人为善,有过拾金不昧、捐款捐物,也有过做好事不留名;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我积极报名参加单位和所在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展现勇于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我还多次受到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的表彰,我的家庭也被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表彰为“五好家庭”。现在我和妻子以及儿子媳妇都是中共党员,儿子媳妇都在党政机关工作。

  今年8月28日,是父亲的百年诞辰。我将珍惜父亲留下的宝贵财富,牢记并继续践行父亲的“三句话”,走稳走远走好人生路,把父亲经常叮嘱的“三句话”,继续传承发扬下去,努力让自己更优秀,让家庭更美满,让事业更成功,让未来更美好,为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标签:父亲;做好事;子女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