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评价王立庆:画身边的人、画身边的事、画心路历程,这是王立庆教授的创作理念,他是“一匹从江苏舞美界杀出的黑马”。王立庆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具有亲近人与自然无间依存的童稚之心;他的造化,饱含天人合一的无为进取,流露出充沛的实力和知性的底蕴。他的作品人物张扬着鲜明的个性;风景洋溢着和谐的气氛;小品传达出高尚的主题。高云认为,王立庆是一位绝少的有心於生活的画家,他的题材训练及绘画方式,体现着对生活的忠诚意志,並感恩生活赋予艺术的启迪。王立庆的学术个性,是在传统精华与时代能量的基础上随任务的催生而萌发,经不断体验而聚集,在特定氛围、特定的历史契机条件下,以坚毅的执著为基点而凝固成型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刘文西认为,王立庆的作品淳厚、大气,富有感染力,像他的为人一样,透着质朴和坦诚。观画如观人,作画如察己。在他的绘画中,线条与墨色的有机结合,明暗交替,浓淡适宜,有质感,有骨力,明快而流畅,娴熟而秀雅,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早在西安美院学习期间,绘画就是已经是中西合壁,融会贯通了,得知他己调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再走三十年。
江苏省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李慧认为,王立庆绘画艺术形式多样,有速写、油画、国画、水彩、设计、雕塑等。他常年勤奋、刻苦历练,天赋异秉,因而在美术创作领域大放异彩。跨界的实践,丰富的作品,以及画院体系外的艺术家身份,使他能够不拘泥于形式,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绘画的“十八般兵器”拿来就上,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只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行。舞台美术的职业没有局限王立庆的艺术追求,反而增强了他绘画的方法技能与格局视野。中西画种边界被打破,速写能与中国画结合,钢笔西方原素与中国画渲染有机结合,钢笔素描的方式用来塑形,可谓大胆创造,精彩纷呈。王立庆绘画之"用"是广采博纳各种绘画技艺,活学活用,为我所用。
李慧认为中国古代有体用之说。体,指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或用处。王立庆现场速写体现了绘画艺术之“用”。在观看演员表演过程中,他瞬间捕捉,时刻苦训练蓄养而成,不仅仅是记录客观外在,还表现了内心,显示了绘者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技艺、以及卓越的才华。王立庆绘画之“用”提炼了舞台的感觉,以绘画之"用"帮助观众欣赏与理解舞台艺术。在艺术创作中,体用是个人学术体系与作品面貌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王立庆年轻时期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后来长期立足于舞台美术设计,近十多年从事高等美术教育工作,现又专心从事绘画创作。丰富的人生阅历,长期文艺工作的历练,以及对绘画艺术的初心不渝,促成了王立庆绘画艺术之“体”。王立庆以“快闪”式的创作方式,现实主义的精神内髓,创造性思维和与时俱进表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绘画艺术风采,在百花齐放的画坛上绽放出灼灼光华。
王立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硕导,南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舞美研究所所长,民建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视觉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作品多次获国家文旅部“文华奖”,国务院“奋进奖章”“创新成果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第一名,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大奖”,第三届中国舞台美术展银奖以及北京市科委工业设计“红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