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江苏五千年良渚文化(周铁丁埂良渚文化)发源地的周铁镇,连续下了多天的黄梅雨突然中断了菲菲梅雨,回归了正常的天气。这或许是冥冥中南宋末词人蒋捷先生带给太湖西北之滨周铁古镇的一份祥和福善吧。
因为这一天有许多来自江浙沪皖的江南古镇文化研究单位、文化交流单位、古镇文化代表们前来参加一个文化盛会,共同庆祝“江南古镇丝路图博馆”成立暨古镇文化交流活动。古镇文化雅集的场馆又恰好在周铁古镇竺西书院里,而蒋捷先生的塑像又每天在这里值班。作为宜兴市周铁古镇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南宋四大词人之一的蒋捷先生,生于斯眠于斯。
竺西书院正门进去就是蒋捷先生的塑像,迎门沉思、目光深邃,面朝苏州方向。神态中,似在凝眉沉思曾经舟过吴江的那些精彩往事。而今,在竺西书院中迎来了环太湖流域诸多江南古镇的文化代表,江南水乡的古镇文人。特别是看到了来自吴江的古镇文化代表们,心中应当是万分高兴。于是乎,我们的耳中也似乎隐隐听到了樱桃进士蒋捷先生在吟诵《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家谱上为“何日云帆卸浦桥″)。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来参加活动的代表先祭拜了竹山先生蒋捷,然后分两傍依次走过栽种着樱桃、芭蕉的庭院,进入竺西讲堂。众多代表们按席位卡依序而坐,近百人欢聚一堂。
主持人宣布开始后,环太湖古镇文化联盟发起人、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会章顺明会长致欢迎词,感谢大家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今天的文化盛会。“江南古镇丝路图博馆″的正副馆长们依次发言,畅叙开馆感言,欢迎新老朋友。江南古镇各文化代表们依次发言,祝贺江南古镇丝路图博馆的隆重开馆以及对社会带来的正能量效应,并进行了热烈的古镇文化交流研讨。然后,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们也作了开馆感言,详细表述了古镇文化挖掘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成果。
最后,章顺明作了大会总结,如是说江南古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地域个体名词,其最丰富的核心区均环绕于太湖流域和周边地区,历来便是丰饶富庶之地。所处,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渔米之乡人才辈出,是历代朝庭主要的钱粮税赋之地,这方厚土沃野赋予了先民们与身俱来的勇敢和淡定从容。自古以来,便养成了耕读传家,崇德尚贤的优良传统。江南古镇给我们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脉,传承了无数的文化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同时,也是对外交流和扩大印象力的亮丽名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宣传弘扬传统文化,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会抓住新时代发展契机,深入挖掘研究古镇历史,宣传弘扬古镇文化,大力助推古镇文旅健康有序的建设发展,在环太湖流域历史文化名镇周铁古镇,率先发起陈立“江南古镇丝路图博馆”读书屋。希望“江南古镇丝路图博馆”的成立,能够积极有效地带动当地、周边及太湖周边诸多江南古镇文化交流单位及古镇守望者的阅读兴趣。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增加大家对古镇历史文化、古镇文化的认知。在这个平台上,共同交流探讨、更好地去挖掘研究古镇历史,宣传弘扬古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