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见过张孝勇先生的画作之前,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我的好友、画家胡维钢得知我到南京就医,热情地邀我去他的二三居小聚,在他的二三居里,我一眼便注意到一幅挂在墙边的山水画,笔墨酣畅,极富冲击力,仿佛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让我不禁驻足凝视。
画是青绿山水,却完全没有传统青绿那股中规中矩的拘谨之气,浓墨压着重彩,色块恣意融叠,整个画面云光翠影,山崖陡峭,飞瀑直下,松柏苍茫,看得让人心生豪迈。有一刻我甚至有些许恍惚,想着转过那片岩壁,应该会有着仗剑抚琴的游侠儿,正对着漫天水雾蒸腾的飞瀑,高歌那首《沧海一声笑》。想到这我哑然失笑,这画不错,尺幅之间竟然能引人遐思,颇有弦外音,画外意的感觉。
见我对这幅画情有独钟,好友胡维钢颇为得意地说道:“不错吧,这是我刚刚挂上去的,是香港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主席、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张孝勇先生画的。”说心里话,我对张孝勇并不了解,但我对香港文联略知一二。香港文联成立于1949年,是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艺术机构,也是世界华人艺术家的交流平台。一个人能兼任该机构的三个主席,足以见证张孝勇先生的艺术影响力和个人造诣。
胡维钢继续向我讲述张孝勇的艺术生涯,他用专业的术语,夹杂着地道的南京口音,生动形象地描绘着每一个细节,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张孝勇曾师从李可染、吴冠中、启功等艺术大师,专注于国画水墨的研究,同时涉猎人物画。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并在姚有多教授的推荐下前往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深造。他的作品屡获殊荣,其中包括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展览中获奖的《钟馗醉酒图》和《层峦叠翠》,以及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获奖的《黄叶江南》和《春韵》。
张孝勇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他的作品被众多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深受收藏家们的追捧。他还多次举办世界巡回展览,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报道。他出版了《张孝勇画集》《张孝勇山水画选》等重要作品集。业内专家对他的山水画赞不绝口,认为他的作品既有深沉的内涵,又不乏跃动的色彩;既有淡淡的幽雅,又融入了明亮的墨色。他探索光与墨的变化,笔力雄浑,自然流畅,充满了一种崇高的气息。
张孝勇的艺术之路,就像他画中的山水一样,既雄伟壮观,又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更是他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他的作品,我们仿佛能触摸到一个艺术家对自然之美、生命之力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和不懈追求。
谈起这位画家,胡维钢滔滔不绝,我默默听着,心里除了佩服,更加充满好奇与探究。小聚之后,我打车离开。
夜已深,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我坐在出租车内,思绪随着车轮的转动而飘远。胡维钢对张孝勇先生的赞誉之词犹在耳畔,我对这位艺术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心中涌动着对艺术的无尽好奇与渴望探究的欲望。
出租车送我到宾馆时,司机提醒我:“先生,请别忘了带走您的随身物品。”
我随口回答:“谢谢!”推开车门就走了,因为我今晚两手空空,只带了手机。
然而,司机叫住我:“先生,您的画忘在车后备厢了。”他走下车,从后备厢里拿出了一幅画。
我吃了一惊,随即借着路边昏黄的路灯,看清楚那正是我在胡维钢那里刚刚见过的张孝勇的山水画,这让我很是尴尬与感动。晚上我喝了点酒,所以没发现胡维钢的“意外之举”,他这个人一贯大气,对人真心实意,只要朋友喜欢的,他从不吝啬。回到宾馆房间后,我赶紧打电话给他表示感谢,但他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想必他仍沉浸在与朋友的欢聚之中。
打开电脑,我在网上搜索有关张孝勇的信息。从网上的资料中我才了解到,张孝勇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
张孝勇的书法既有魏晋的风韵,又蕴含着一种淡泊宁静、潇洒自如的清逸之气,让人联想起初春的原野、微风拂过的小溪,以及古拙苍朴的幽松虬柏。这正是他独具的文化修养和诗人气质所决定的。
张孝勇对山水的理解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通过登山临水的体验感受山水的气息和神韵。他尊崇经典,勇于创新,注重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他的山水画洒脱大气,每一笔都恰到好处,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无论是宏大的主题还是精致的小品,都凝聚着画家的灵性、气质与修养。
张孝勇的作品无论是写意人物还是山水,不论是尺幅巨大的作品还是小品,都充满了画家的灵性、气质和修养。他的作品以长线条、大墨块等极具特色的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他学贯中西、偏重于传统的以书入画、以书法作画法的境界。这种风格不仅传递着画家对自然与人性的理解,还蕴含着浓厚的现代意味。
他独树一帜的“五行山水作品”更是将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哲学融入画作之中,这在中国山水画中前所未有。他的作品笔法刚劲有力,用墨肆意放松,不失精巧,既有润泽更求苍色。他勾勒的山脉起伏跌宕,江水雄阔浩淼,不仅充满生气,还展现出难得的活力与视觉张力,看似无意的笔触却自然流畅,将画家内心的豪情和率真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孝勇不仅精通传统绘画艺术,还在易学上有着深厚造诣,他将个人命理特征融入到作品中,使人在欣赏之余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他的作品不仅构图大胆,更达到了人与画的完美统一,带给观众愉悦的审美体验。
张孝勇先生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的作品市场价值持续攀升,不断刷新拍卖纪录。2009年12月,在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艺术精品拍卖会上,他的国画作品《世纪伟人》以336万元成交价,成为当场成交价最高的画作。2012年12月28日,在澳门中信拍卖2012年秋季拍卖会上,他的作品《钟馗进士图》以185万人民币高价成交;2013年10月27日,在澳门中信2013秋季拍卖会上,他的作品《观沧海》曾以280万元成交。同年12月14日,在北京荣宝拍卖会上,作品《黄山日出图》以95.2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这一系列成就使他一举成为千万市场的黑马艺术家。
越是深入了解,我心中的不安越是加剧。虽然我对张孝勇先生的作品爱不释手,但如此珍贵之物,我自觉承受不起。我决定将这份厚礼归还,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艺术是无法被占有的,它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人。我希望能将这份美好留给更多的人去欣赏,去感受,去珍惜。
次日,阳光透过医院的窗帘,洒在我因拔牙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庞上,胡维钢的电话打破了病房内的宁静。他来电是对我拔牙表示问候,我也趁机向他袒露了我的心迹,表达了对于那份厚重礼物的敬畏与不安。
电话那头,他爽朗的笑声传来,话语中充满了真挚与坚定:“在我迷茫的时刻,是你为我点迷津,这份恩情我怎能轻易忘怀?艺术的价值在于被理解、被珍视,既然你能洞悉它的灵魂,那么它就是属于你的。”他的话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我因病痛而略显脆弱的心房。
胡维钢的为人正如他的艺术一般纯粹,他从不沉溺于世俗的繁文缛节,总是以最真诚的态度回应每一份善意。他的品格,正如原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为他题写的“天真依旧”四字,永远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被尘世的浮华所侵蚀。
在这个复杂纷扰的世界中,大道往往是至简的。生活中的琐事虽小,却往往难以做到简单明了。简单并非粗枝大叶或幼稚无知,而是一种人生的高境界,是成熟与智慧的结晶。简单的事物往往是最完美的,当我们学会用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世界时,我们便已超越了简单的表面,达到了一种不简单的境界。
挂断电话后,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望着点滴瓶中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心中涌动着对胡维钢深深的感激。他不仅赠予了我一幅珍贵的画作,更是教会了我如何以一颗简单而纯粹的心去欣赏艺术,去体验生活。这份礼物,不仅仅是艺术的馈赠,更是心灵的洗礼,它将在我的生命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提醒我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一颗简单而真诚的心。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