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羽|囚徒天子十年秋
2024-06-15 21:1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振羽  
1
听新闻

  光绪之死,一直聚讼纷纭,令人疑窦丛生。他还不到不惑之年,又无同治帝那样的闲言碎语狂嫖乱来,为何会猝然而死?而且是在慈禧太后死之前不到一天时间?近年来,有科学研究证实,光绪帝死于被人投毒。此论一出,近乎盖棺论定。问题来了,是谁投毒?为何要置光绪帝于死地?南京京剧团就光绪之死精心打造出一台京戏《鉴证》,聚焦这一历史迷案,展示光绪等当年历史人物,刻画细微,台风凌厉,台词讲究,服饰精致,堪称一出难得好戏。

  京戏《鉴证》截取戊戌政变十年之后的1908年这一年光绪帝的最后十天时间,来讲述表述一囚徒天子的跌宕人生。是年,慈禧太后已经年过七旬,据说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她是十九世纪的五零后嘛,光绪帝则是此一世纪的七零后,虽然他名义上已经在位34年,而实际上让他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独立执政何曾有过一时半刻?但,慈禧太后明白,光绪帝也明白,时间在光绪帝一边,年龄是个宝啊,对政治家而言,尤其如此。开场戏是光绪帝与李莲英出场,光绪帝净面、梳发,要去面见慈禧太后。李莲英与光绪帝的对白丝丝入扣,撼人心魄。这个政治场上的大玩家对光绪帝情感复杂,翻云覆雨,很难一言以蔽之。母子见面,既有情感交流,更有政见交锋。十年过去,一切如旧。慈禧太后的比利时钟坏了,让光绪帝来整修。光绪帝腰疾严重,不能屈伸。而慈禧太后把珍妃死前荆钗送给光绪,光绪帝睹物思人,心潮澎湃。工于心计的慈禧太后把荆钗掷于地下,光绪帝弯腰捡拾,动作麻利。这一刻,慈禧太后恍然大悟,光绪帝在他面前病病歪歪颤颤巍巍全是瞒天过海之计,光绪帝多年巧饰,被慈禧太后立马洞穿,这才有了慈禧太后痛下决心,加大投毒力度,光绪帝必须死,而且要死在自己前面,她担心光绪帝卷土重来掘墓鞭尸?

  慈禧太后的大决策已经确定,戏怎么往下演?此一京剧有《密诏》一场戏,就此拉开帷幕,袁世凯粉墨登场,他与光绪帝正面接触,两人是在哪里会面?未作详细交代,也许是火车站台?光绪帝被囚瀛台,哪有机会单独见到袁世凯?不必拘泥小节,两人对白、唱腔,剑拔弩张,环环相扣,可圈可点。光绪帝的质问步步紧逼,袁世凯的辩白滴水不露。是谁篡改密诏?究竟有无围园杀后之计?京戏《鉴证》力主有此,光绪帝被人蒙蔽,上当受骗。康有为狼子野心,矫诏谋反,铤而走险。此一说法,真也?假也?杨锐之子的说法,毕永年的说法,也都是一家之言啊。戴逸先生生前曾告诉我,袁世凯无密可告,他是在戊戌政变之后,为求自保,落井下石,以求洗清自己。实际上,张之洞的《劝学篇》匆匆呈送慈禧太后,也是自明心迹,力求与抗梁划清界线的自保之计。这场戏,响遏流云,酣畅淋漓,当年光绪帝血气方刚英姿飒爽,颇想有一番大作为大振作,不愿做亡国之君。但在103日的暴风骤雨之后,戛然而止,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多少人被整肃调整。苦难而沉重的中国,就此而历史再度转弯。苍天无眼,欲哭无泪,奈何,奈何。

  《鉴证》到此,戏还怎么往下演?这一囚徒天子也曾有过爱情的甜蜜啊,这也许是他在人世间走一遭的唯一慰藉了。身为囚徒,失去自由。慈禧太后曾经想立刻走马换君,另立他人,这就有了端王的猖獗,大阿哥的闹剧。这一动作,招致多方反对,最为强烈的是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他痛彻心扉披肝沥胆向慈禧太后晓以利害,慈禧太后大概也听了荣禄的泣血陈词,他毕竟是载沣的岳父嘛。但此番折腾,导致一大变局,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幕后最大推手与操纵者实际上就是慈禧太后与端王等人,最终闹成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胁迫光绪帝仓皇出走,而珍妃被推入枯井,香消玉殒。珍妃与光绪帝相见,回首短暂甜蜜,两人还跳了一段西洋舞,这样的如《牡丹亭》一样的阴阳穿越人鬼未了情,令人扼腕,让人泪落。

  光绪帝的最后十天,屈指算来,风霜刀剑,所有的指望与期望,不过是黄粱一梦。回想当年,也就是八年前的1900年,慈禧太后要与列强各国开战,光绪帝忧心忡忡,他拉着袁昶、许景澄等人的手问,你们都多年办外交,明晓大势,你们告诉我,究竟能不能与各国开战?袁、许等人都流泪力陈,万万不可,这是祸国殃民,是亡国之举。袁、许等人被杀,光绪帝也几乎险遭不测。光绪帝躲过初一,能躲过初五?

  光绪帝最后相见之人是隆裕皇后,她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也是光绪帝的表姐,光绪帝的母亲与慈禧太后、隆裕的父亲是亲兄妹呢。光绪帝对隆裕冷若冰霜,并无夫妻之实。有人说,光绪帝并无生育能力,不管怎样,光绪帝的确无亲生骨血。至于慈禧太后又做出抱养溥仪这一重大决策,也是在废掉大阿哥之后反复权衡的结果。载沣是光绪帝的亲弟弟,哥哥的处境,他难道不清楚?隆裕去看光绪,多年心结,彼此打开。光绪帝称她为皇后,让隆裕太后跪拜在地泣不成声。正是隆裕太后这一看似无能平庸的女人,虽然被袁世凯玩弄欺骗,但她毕竟顺应大势,和平交出权力,避免了更大的血雨腥风,是一值得充分肯定的女性。《鉴证》在表现珍妃的同时,对隆裕有如此充足的戏码,令人感动,也让人感慨。

  李莲英的电影形象,姜文演过,应该算是比较成功。慈禧太后的形象,刘晓庆也塑造过,吕中也演过,都是影视剧,各有千秋。《鉴证》主要是围绕光绪之死而敷演,实际上,慈禧太后的戏还可以再加重一些。庚子之乱后,她回銮途中,就已经开始反省自己,大力推进维新改革了,只可惜,历史留给她们的日子不多了。袁世凯在1908年之后,一度几乎要被砍头,是张之洞等为其反复开脱,他才得以有机会“生病”休养,垂钓洹水。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梁鼎芬在光绪帝死后,曾去守陵有年。陈三立、张謇等在当年也曾有迎光绪帝南下的筹划,因时局瞬息万变,未能成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光绪之死,多人探究,如今的结论,否定了高阳等人的善意臆猜。问题是,庚子之后,母子关系,有所缓和。究竟是何动因,要让慈禧太后痛下杀手,不惜投毒,一定要让光绪帝死在自己前面?这当然还需进一步索解,而《鉴证》以戏剧艺术展示这一段风云往事,至少是一种缅怀、一种提醒、一种能够自圆其说的诠释。

  致敬敬业而专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们。

标签:; ;慈禧太后;鉴证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