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阳关
2023-12-24 19:5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武彤  
1
听新闻

  我们是从青海境内的当金山进入甘肃的,也许是高原反应,原本想坐在副驾的位置领略一路风光,眼睛却不争气,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翻越当金山进入茫茫戈壁,父亲叫醒我,让我体验一望无际的大漠苍凉。

  汽车进入阳关景区的停车场已是下午的五点多,时差的关系,太阳还高高悬在西北上空。和父亲并肩进入景区,脚下的这片泥土,你不经意踩上的石子,可能就是汉朝的砖,你无意间触碰的泥墙,可能就是晋朝的土。两千多年来,这里留下了多少先人的足迹,这里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面对如此厚重的历史,每迈出一步,都让你沉重得发不出声,父亲不说话,我也默默无语。

  眼前的阳关,举目四望,天苍苍,野茫茫,阳关故址笼罩在一片荒凉之中,烈日当头,满目黄沙,四望茫然。站在历经千年风雪残蚀的阳关烽燧前,环顾四周,我在寻找,余秋雨先生在他的《阳关雪》中写到的坟场在哪里?当初他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前行时,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是的,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今天,我站在这里回望,回望什么?

  同样是余秋雨,他在他的《借我一生》这本书中曾专门讲到了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创作动机和要表达的思想。

  用作者自己的话语简单地概括,就是通过考察远祖废墟,带着当代愁虑,寻找古代,让废墟提醒自己,再由自己提醒更多同胞:我们的土地还保留着曾经伟大的证据,直到今天,我们还与这些伟大的证据相邻而居。表面上是看废墟,实际上在问自己:我是谁?何以生长在这些废墟之间?我心中的中国,如同茅舍舟楫的家乡,漫长的文明历史,如同童年无鞋的脚印。实地考察,不是向古代遁逸,而是对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给予更高的期许。

  太阳偏西了,踩着阳光照下的身影走出景区,我默默无语,父亲也不说话。阳光不会偏颇某一个人,留下多长的身影在于你所处的时间与位置,历史也一样。

  阳关,承载了太多,经历了太多。阳关,有人把它当做天各一方的分界线,有人把它看成势不两立的决胜场。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中华民族傲岸的精神,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阳关,也许我不会再来,也许,我还会再来。

标签:父亲;废墟;金山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