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传播“善意”
——鲁奖得主陈仓做客西善分享文学之路
5月14日,由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南京止一堂文旅公司主办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文学活动进入第26回。鲁迅文学奖得主陈仓做客西善桥初见书房,分享自己的文学之路。活动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徽昭主持。
“土地”:串联所有作品的关键词
陈仓,陕西省丹凤县人,诗人、小说家、媒体人。出版有“进城系列”小说集《父亲进城》《女儿进城》《麦子进城》等八卷,长篇小说《后土寺》《止痛药》,长篇散文《预言家》《动物忧伤》,小说集《地下三尺》《从前有座庙》,诗集《艾的门》《醒神》……很多读者被其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散文集《月光不是光》深深打动。
“不是我写得好,是我写出了这一片土地,写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陈仓说。
回看文学之路,“土地”是陈仓的关键词。“试想一下,不论我们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我们所有的吃穿用无不从土地里繁衍生息而来。我们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农民出身的陈仓称自己就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家中父老乡亲,用他们的人生故事诉说着对土地的热爱。
陈仓讲起父亲的故事。“我父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汉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生命没有意义。但在人生弥留之际,他深深地教育了我,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陈仓回忆,当时已经陷入昏迷的父亲,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他手上做了很多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看起来让人熟悉。同在身旁的姐姐说,这样子是劈柴火,那样子是掰苞谷,那样子是挖地……所有的动作都是农民种庄稼的动作。我当时深受震动,一个躺在病床上陷入昏迷的农民,依然在耕种着这一片土地,我唯一能够解释通的就是两个字——热爱。父亲的一生,最伟大之处就是把庄稼和自己一点一点种进了这片土地。”
从农村跑到上海后,陈仓曾满目见不到一棵庄稼。“我年龄不大,几年时间头发却全白了。有一阵子我特别想念土地,经常跑到农村,在种庄稼的土地上打滚、奔跑、呐喊……我至今见了有庄稼的土地,都感觉特别亲切,它让我瞬间感到有了根。”
“房子”:成就了一个小说家
陈仓起初由写诗涉入文坛。他说,如果没有“房子”这个疼痛的时代符号,可能就没有“小说家”陈仓。
“2007年我在上海买了房子,推窗即能看到‘东方明珠’,但在几千万人的大上海却举目无亲。2011年春节,我‘强行’把父亲接到上海,随后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碰撞’。”陈仓分享,当他兴奋地向父亲介绍“东方明珠”有100多层楼高,父亲回他:“这有我们家里的山高吗?”当他带父亲去博物馆,告诉他一只金碗价值2000万元,父亲回道:“金碗再金贵,吃不了饭还叫碗吗?”
“所有的一切都让我非常震惊。父亲所说的话,虽然好像与世俗理念背道而驰,却直指事物本质。”那段日子,每晚等父亲入睡以后,陈仓就把父亲在城里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父亲走后,陈仓把记录下的3万多字打印寄给《花城》杂志。2012年底收到样刊时,陈仓发现自己的文章被刊发在中篇小说头条。“这篇文章成了我的小说成名作,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说家。”由此陈仓趁热打铁,开启了他的小说创作之路。
曾有读者称陈仓为天才作家,陈仓说,“我不过是个天然作家”。很多作品他没有刻意去写,如36万字的长篇小说《浮生》,写起来特别顺畅,原因只是取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位的,当有了生活积累,我们做事情就会有底气。”
写《浮生》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09年发生在上海的“楼倒倒”事件。陈仓记得,当年的“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开发得特别漂亮,然而其中的一栋住宅楼瞬间倒塌,场景令人感慨万千。事发后,很多业主的诉说,给他带来极大震动。
数年后,陈仓身边有朋友花1800万元在上海买了一套高档住宅。他记得,那座小区住宅每户两层且有独立电梯,院中有泳池,有名贵树种。就是这样的房子,最后出现质量问题——漏水,且迟迟得不到解决。陈仓走进高档小区与朋友及其邻里交谈,发现在这里,为了房子,夫妻离婚、父子断绝关系、亲戚朋友打架等故事层出不穷。
“这些故事对我的刺激特别大。”2021年疫情期间,陈仓开始静下来梳理这些故事,于是有了《浮生》。陈仓说,房子从老祖先发明至今历经数千年演变,我们却早已忘记了房子的真正用途是什么。小说看似是写房子,但其中的很多意象发人深思。
“善意”:写作的真正主题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陈仓说。
陈仓七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印象深刻,母亲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吃麻花。父亲和姐姐跑遍了整个村子,借来半桶油和一升面粉,当家人把炸好的麻花端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却没吃并很快断了气。一盘美味就这样留给了家人。
此后每次放牛经过母亲的坟前,陈仓都会写下心里的声音:“妈妈,你这么漂亮,这么善良,你一定是当了神仙。如果你当了神仙,请赶快下来救救我,把我也带走……”
他每天都写,写给母亲,写给花草树木,写给对生活的那些美好向往。在这种状态里,他开始写诗。“初写诗时并没有读过多少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诗人。”但很快,20多岁的陈仓在诗坛已小有名气。
从诗歌到小说再到散文,陈仓觉得,自己所有作品的主题最终都是传播善意。其作品里的大部分人物,也都非常热爱生活、充满善意。
陈仓说:“我从小在家里接受最多的人文教育就是行善。就像我的母亲把最后那一口粮食留给了我们,我的哥哥在生命最后一刻救了我,我的父亲砍了三棵大树为我出了第一本诗集……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我一句话:人一定是要传播善意。”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