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二届江苏文采会|让文化之美在指尖上传承不息
2024-03-10 21:3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梓扬  
1
听新闻


让文化之美在指尖上传承不息

  江南时报讯 剪、折、撕、刻、拼……开学之际,江苏省军区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和志愿者的指导下,聚精会神地做着手工。在场的一位老师告诉江南时报记者,南京市印心泽物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下称“印心泽物”)在幼儿园开展的纸艺教学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

  印心泽物主要开展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研究、辅导交流等活动,以非遗传承人、社会民间匠人、新锐文创设计师为创作源泉和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手作体验项目,旨在通过手工活态体验的方式,从知识、技能和活动三个维度进行非遗的全民艺术教育与普及。

  中心创新式引入“导师+青年志愿者”形式,实现“老—中—青—小”传承式的非遗文化发展模式,通过“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商场”“非遗助老”等多个项目板块,实现手工的传承与传播,为传统手工技艺赋予新时代的社会价值。

  立春有秦淮花灯、雨水有南京绒花、大暑有金陵折扇……三年来,印心泽物在南京市文化馆运营艺空间·手造坊,围绕“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节气日前后,孩子们身着汉服,在非遗传承人、非遗研学导师、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二十四节气非遗课程。印心泽物创始人、理事长李芸说,该课程体系整合了南京地方传统工艺、民俗活动和现代文创,旨在让更多南京市民感受到来自南京的非遗艺术和文化自信。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需要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李芸介绍,印心泽物联合玄武区少儿图书馆,进行“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推广,现已覆盖玄武区孝陵卫街道、新街口街道、梅园新村街道等20多个街道社区。

  一手牵着孩子,一手牵着老人。印心泽物在金陵老年大学生活艺术系开展创意手工课程,教授老年群体学习非遗手作。在衍纸艺术、创意手工折纸、麦秆画、掐丝珐琅等系列非遗文创课程中,老人们通过学习,活态化体验感受非遗手作在现代化设计下的创意呈现,给老年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他们纷纷感慨:“原来我们的老年生活还可以这么丰富!”

  为向更多人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印心泽物除了积极参与学校、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还在诸多大型商超开展金陵百工文化节、风筝节、非遗课堂、民俗体验等非遗文化活动,包括与中国科举博物馆一起宣传科举状元文化,收获众多好评,累计参与体验人员上千名,辐射市民人数超5万。

  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我省举办第二届江苏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大会。此次江苏文采会通过线下展览与线上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现场展览的同时,将在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线上展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双方机构、空间、产品、服务等信息。

  李芸认为,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共文化云“赶大集”平台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不仅有效地升级了文化服务,拓宽了服务渠道,还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我们能通过平台,将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荐给消费者,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国家公共文化云‘赶大集’平台不仅是一个展示和销售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创新、拓展市场的有力工具。”她告诉记者,印心泽物将继续借助这一平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普及推广、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希望将文化之魅力以活态体验传承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与参与。”李芸表示,下一步,印心泽物将深化产品研发与创新,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寻求与更多合作伙伴的合作机会,拓展市场渠道,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标签:公共文化;心泽物;南京市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