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左印右书”非凡魅力
品味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
2023-07-10 20:0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徐曦  
1
听新闻


感悟“左印右书”非凡魅力

品味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

  书以载道,刊石铭心。21位书法篆刻家,共同书写、刻印的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折射着江苏的人文精神,展现了江苏书法篆刻创作的旺盛生命力。7月8日,“左印右书——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书印展”亮相南京荔枝艺术馆。开幕现场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继去年联合主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一印’作品展”,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和江南时报社再度联手推出“左印右书——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书印展”,旨在坚守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审美原则基础上,展现书印艺术的非凡魅力。

张汉怡 刻/书

  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代文豪苏东坡认为,人生乐事很多,不止四件,而有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在书法篆刻中品味人生赏心十六乐事,同为人生一大乐事。参展的21位江苏书法篆刻家,年龄上至五零后,下至九零后,跨越半个世纪,他们擅书擅印,在此次挥笔、雕琢间拥抱着宇宙生命与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展出的作品,流露出江苏老中青艺术家们的气质、学养、阅历。其书法作品涵盖草书、隶书、篆书、楷书等多种书体,笔法张弛有度,风格不一。其篆刻作品于方寸之间展开无限艺术演变,凝聚高雅审美。书印里的赏心十六乐事,为炎炎夏日中的观赏者,带来精神的清爽与心灵的愉悦。

  作为21位参展者中年龄最大的书法家、来自扬州的张汉怡在开幕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他连续9天沉浸在书写、篆刻中,完成十六件人生赏心乐事的呈现,张汉怡笑说,跟着年轻书法家们一起“玩”,自己也更“年轻”了。

陈克年 刻/书

  刻印考验古文字功底,书法涉及中国传统文学知识,本次展览呈现出艺术家们较高的文学修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双阳说:“这场展览对于我个人也有着特别的意义。重新拿起搁置多年的刻刀,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我在不断修整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篆刻艺术的不易,也重新燃起了对篆刻的兴趣与热爱。”

  “从苏东坡身上我们能看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命的不同时刻,优秀传统文化都可以成为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管云林说,苏轼一生旷达豪放,他眼中的十六件赏心乐事,便是他乐观看待生活的最佳佐证。我们相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研讨,让展览内容更加饱满。开幕仪式后,十余位嘉宾相聚一堂,展开一场“书印同修”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他们认为,书印互通,彼此影响,以书和印呈现人生赏心十六乐事,十分契合苏东坡的艺术观。他们赞叹此次展览的新意,也为展览形式、内容、环境提出更多建议与畅想,希望江苏的书法艺术能够在守正中不断出新、在出新中不断出彩。

  本展将在荔枝艺术馆持续至7月14日,结束后将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展出。

  本次展览参展书家有:马一超、白鹤、许晨曦、李双阳、汪凯、张汉怡、张可、陈伯舸、陈克年、陈曦、陈宇、陈翰婴、陈鹏、周时君、徐为零、陶恩朝、秦临安、顾大可、潘旋、霍正斌、霍宝华。(按姓氏笔画排序)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徐曦)

标签:乐事;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