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端午|诗词吟端午】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
2023-06-21 21:4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诗词吟端午,书写传经典。在江苏省书法院、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楹联研究会鼎力支持下,江南时报推出《诗书画端午》特刊。书法、诗词、楹联、中国画,多样的传统文化交融相契出彩。一诗一词、一书一画,都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气象,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端午节前夕,在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的征集下,短短四天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优秀作品。楹联研究会精心遴选了90首精品,在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奉献给广大读者。

宋胡仲参《端午》 李双阳 书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朱海澄 书

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周云平 书

 

端午节登阅江楼

袁裕陵

出地一轮涌,朝宗万里流。

为书时代颂金瓯,来上阅江楼。

击鼓龙舟竞,浴兰角黍投。

行吟屈子问何由?家国在心头!

 

鹧鸪天书怀汨罗江

蒋继辉

谁抱离骚投汨罗,如烟故事汇成河。韵流一首忠贞曲,船载千秋浪漫歌。 兰馥郁,芷婆娑。清香飘向梦中多。临江每咏灵均句,胸涌无边浩瀚波。

 

端午节有怀

黄海涛

鸥逐汨罗江上烟,九歌飘过两千年。

奔腾后浪推前浪,一种精神誓不迁。

 

留下兰花一片情

程安林

竞渡龙舟任纵横,汨罗又听鼓声鸣。

诗词骚赋吟音远,粽叶香包韵律盈。

屈子钓台藏绮丽,凤凰山岭见峥嵘。

心描天问初衷驻,留下兰花一片情。

 

少年游

端午即景

徐行兵

镜湖轻拂曲尘波。令节绿新荷。龙舟竞发,酒醪酣饮,擂鼓彻欢歌。

香囊佩戴丝弦扣,辟邪驱、溢香多。角黍堆盘,艾蒿悬户,千朵彩云过。

 

踏莎行端午游

许茵茵

艾叶摇风,榴花照眼。龙舟箫鼓喧清远。灵蒲嘉树水云天,新荷十里行人挽。彩仗成排,青旗尽展。争观竞渡嗟来晚。归来戴月兴多浓,轻吟低唱犹难倦。

 

端午祭屈原

吴再熙

屈子应闻粽子香,千年投祭念忠良。

离骚岁岁争传颂,家国情怀代代扬。

 

尚湖龙舟节

仲伟行

如磨湖镜彩舟昂,霞染风帆粽举觞。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激越恸骚肠。

 

庆春泽端午感怀

许克家

垂柳缘堤,骄阳铄石,海榴珠缀霞蒸。重五佳辰,门庭瑞气盈盈。菖蒲似剑门楣挂,辟灾邪、祈盼康宁。最开兴,箬叶包金,香袋含情。爷孙令节同游乐,看沿街药草,匝市花英。胸佩荷苞,髫龄孙囡娉婷。雄黄抹额孙儿喜,笑颜开、雀跃欢声。看今朝,舜日尧天,一派升平。

 

端阳思念屈原

魏新义

适逢端午粽香多,竞渡龙舟祭汨罗。

三楚清风悲屈子,一杯黄酒敬曹娥。

菖蒲似剑斩千怪,艾叶如旗招百歌。

忆古怀沙诗意味,离骚绝唱永吟哦。

 

江城子守望端午

刘学刚

浓情端午粽飘香,饮雄黄,佩帷囊。竞渡千帆,击鼓汨罗江。奋棹前行追梦想,开盛世,赋华章。 诗坛如故祭端阳,九歌长,楚辞芳。天问离骚,抚卷忆忠良。玉骨冰心江水浸,情未了,志安邦。

 

端午

丁瑛

芦叶采来浮碧光,玉粳红豆个中藏。

荆柴慢火功夫到,袅袅氤氲满室香。

 

鹧鸪天端午即事

李卫明

抱石投江水静幽,心怀家国立潮头。 子规唤得楚辞血,别雁吟开离赋愁。 喝黄酒,赛龙舟。彩丝绒线寄千秋。谁添角粽今时事,一代书香青史留。

 

端午吟

张项学

熏风双五日,把酒话昌平。

艾气驱邪散,榴花照眼行。

近听湘水韵,远洗直臣情。

蜜粽投沙去,波传新夏声。

 

七绝(通韵)

秦学峰

又到端阳粽叶香,神舟十六载人翔。

当年屈子朝天问,今日摘星揽月忙。

 

端午于苏北老宅寄友

朱思丞

蝶舞莺歌日影长,榴花一捆晒东墙。

手机传语端阳至,短信犹闻粽叶香。

 

端午

于文清

门前袅袅艾蒲香,小食流油鸭蛋黄。

惜此人间烟火福,榴花红映岁年长。

 

大洋湾龙舟赛

戴启超

欢呼声势震瀛寰,众桨齐划力撼山。

击鼓统心增勇气,龙舟竞渡大洋湾。

 

端午吟

程凌

清流枕石汨罗长,汩汩弦声曲未央。

鼓岸情牵旗喝彩,龙舟志送棹飞香。

一蒲绿在平安里,万盏酡于如意旁。

最是心音存寄处,朱丝角黍话炎黄。

 

盼端阳

杜萍

角粽菖蒲彩线长,稚童犹盼度端阳。

启蒙方解其中意,巜天问》巜离骚》开卷香。

 

端午龙舟赛

杨邦杰

今年又唱大江东,水上晴云水上风。

笑指千帆齐着力,歌声还夹浪花红。

 

仙吕醉扶归

钱万平

癸卯端阳长案陈青粽,祭礼起身恭。又忆离骚不世功,赋咏新成诵。欲借兰舟快风,去结诗家梦。

 

朝中措端午

杨长华

年年端午小村忙,角粽又飘香。高挂菖蒲艾草,浅斟清酒雄黄。 汨罗遥望,缅怀屈子,祭奠贤良。求索精神永在,爱国思想光扬。

 

踏莎行端午观赏赛龙舟

吴桂林

碧树飞花,金堤插牒。波光潋滟天蓝蔚。佳宾观客笑盈盈,交流拍照情相热。 鼓点咚咚,喊声烈烈。龙舟竞发争先越。一时多少好儿男,风流倜傥心欢悦。

 

敬颂诗祖屈原

李行敏

千古离骚感地天,雄奇卓绝笔如椽。

江流不息辉蓝墨,肝胆无私照碧渊。

角粽飘香隆祭祀,龙舟擂鼓动山川。

诗魂长伴国魂壮,薪火传承有后贤。

注: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端午前登东台条子泥感赋

薛太纯

滩涂蒲草曳端阳,万顷潮飞泛紫光。

云鹤和鸣歌岁月,雪帆竞渡接湖湘。

且沽螺壳水为酒,凭吊灵均话满觞。最是今人得风骨,初心不负对苍黄。

 

庆春泽端午寄怀

徐安华

荆鄂天空,湖湘大地,人文荟萃星稠。唯楚多才,于斯最盛尤牛。屈原宋玉兴辞赋,夺先声、一发难收。有《离骚》《九辩》诸篇,百世吟讴。 英雄报国无行路,愤极著华章,壮志难酬。怀石投江,神鱼驮体回游。诗人虽去精神在,爱国魂,泽被千秋。看中华,文化繁荣,独秀全球。

 

五绝端午

王建昌

胥水嗟长恨,湘流叹独醒。

巨龙腾宇日,百姓乐安宁。

 

赛龙舟

陆翠芬

舟竞似飞龙,桨齐鼓点中。

号声九重外,壮士显雄风。

 

濠河龙舟赛

叶炳如

濠水扬波敬楚贤,龙舟竞赛写新篇。

锣声鼓号英雄气,留得豪情可问天。

 

端午

殷立宏

龙舟竞发庆邦乡,两岸欢声数里扬。

粽裹玲珑千百态,虾烹饱满几多香。

门牵艾草随风馥,酒吃雄黄碰盏忙。

盛世和平民共乐,中华正是脉源长。

 

癸卯端午寄怀

刘建平

饮酒读离骚,心灵悦浪淘。

潇湘云水阔,吴越海天高。

铜鼎铭忠佞,金言载贬褒。

年年端午度,景仰铸情操。

 

端午

曹振鹤

先期艾挂墙,过节粽飘香。

梅雨催时果,荷风入梦床。

 

端阳一瞥

朱立恒

菖蒲艾叶挂门前,粽子逸香绵且甜。

稚子袖头飘彩线,雄黄老酒助翩跹。

 

赞端午节

朱广朋

又是一年端午到,千家插艾户更新。

每逢佳节思增倍,再把离骚唱到心。

 

癸卯端午乡村所见

王志洋

五月榴红入眼新,寄思过节两相亲。

赛龙舟去邪魔怪,熏艾草添精气神。

粽纳丰收安屈子,蒲悬崛起壮农人。

田园更见新芽绿,佐酒油桃夏亦春。

 

龙舟节吊屈原

张志国

龙舟竞渡喜弘扬,万众争先吊国殇。

济世忧民生激烈,怀沙哀郢愈凄凉。

去将肝脑滋蒲剑,来把精神蔚楚湘。

百代文章传不朽,离骚一卷闪光芒。

 

端午忆屈原

朱林华

丹心远志谋强楚,力举贤能秦甚忧。

抱石一投天地泣,汨罗从此泪长流。

 

端午

孙秉中

彩绳扣手院前奔,唧唧喳喳似鸟喧。

项挂香包多显摆,此时最乐是孙孙。

 

端午

刘寿虎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角黍艾清香。

屈公虽去情犹在,每到今天人断肠。

 

农家端午

潘仁海

蒲艾青黄角粽香,榴花似火映端阳。

一场时雨农家乐,麦子收完忙插秧。

 

端午

张洪英

端午艾飘香,家家包粽忙。

乡情泥土味,团聚暖心房。

 

寄情端午

王卫兵

艾堂氤郁惹香丝,左也思来右也思。

千古离骚有遗爱,承前启后总如诗。

 

感赋端午节(中华通韵)

汪聿奎

诗咏名人颂屈原,悬门艾草亮人间。

强军引领和平路,共话端阳国泰安。

 

端午节有记

石光

菖蒲香四野,艾味引神思。

举棹催舟疾,扬帆鼓浪迟。

怀沙情万古,天问意千姿。

角黍雄黄酒,擎杯细品时。

 

粽子

翁厚林

白玉珍珠翠作裳,青丝素裹沐清汤。

芙蓉仙子出池水,月貌花容有妙香。

 

浣溪沙端午吟

夏承斌

端午节临草木妍,塘中碧水衬青莲。长堤一带柳绵绵。笑语千门尝米粽,笙歌十里赛龙船。喜逢盛世庆尧天。

 

端午抒怀

王建昌

清辞古韵念忠良,雅曲离骚百世扬。

粽奠汨江怀屈子,门悬艾草挂端阳。

龙舟击水留诗史,蒲剑除邪问福康。

鼓乐棹歌催战急,萦回浩气万年芳。

 

端午感怀

朱明

江南郁郁葱,五月石榴红。

蒲味薰清露,粽香融晓风。

城乡千里乐,衣食万民丰。酌酿当歌舞,笑声动碧空。

 

癸卯端午留句

赵治安

红榴心迹展,青粽寄情长。

一样传神蕴,笃行家国强。

 

浣溪沙写意端午

高淑珍

朵朵榴花烧火红,杨梅桃杏果圆融,楚辞谁咏酒杯中。 绿艾悬门听战鼓,青蒲争巧戏儿童。龙舟竞渡抢头功。

 

端午咏怀

林惠芳

岁逢仲夏又端阳,街巷尽飘青粽香。

碧艾远思沉石泪,菖蒲犹忆汨罗乡。

骚经遗韵千秋在,屈子高风万代长。

但得忠魂传百代,护持华夏灿东方。

 

端午寄情

朱爱林

时推仲夏又端阳,粽子香甜万户忙。

艾草青枝驱瘴气,菖蒲绿叶泛芬芳。

九歌妙韵连渔父,天问奇文系国殇。

一代诗宗冤楚恨,人民千古敬忠良。

 

浣溪沙●端午节

宗齐

五月榴花火艳红,林阴新柳绿葱葱。荷塘菡萏蝶飞丛。

彩线雄黄尝美酒,菖蒲香艾浴儿童。龙舟宣赛力共同。

 

端午赛龙舟

王祯安

一片晴光万顷波,蛟龙蓄势百余多。

摇旗呐喊越吴妹,击水奋先荆楚哥。

霜鹭身飞惊桨急,蒹葭影乱怨涛过。

追风逐日今归处,直下长江向汨罗。

 

端午

戴志明

榴花照眼院门开,幽巷飘香诱客来。

移步窗前寻味去,彩丝缠粽满锅台。

 

贺新郎●端午读离骚

许国其

汗简传新语。读离骚,粽香青艾,安康端午。埋首凭窗观经史,高洁屈原如许。餐芳菊,赏兰饮露。民众多艰常叹息,路漫漫,未悔求知步。宁九死,艰难阻。 骋驰骐骥缘先路。思前贤,步马兰皋,芰荷衣缕。无限诗辞骚情意,多少词人拈取。但瞻望,汩罗兰渚。飞凤旗多争高翼,慰忠魂,竞看龙舟渡。真烈士,贯今古。

 

临江仙●端午

朱华

楚辞漫吟江上立,龙舟争渡匆匆。年年端午意无穷。为民天敢问,报国水流东。 万众一心潮涨起,复兴之势如虹。扬眉吐气乘长风。先生泉下笑,华夏梦圆中。

 

蝶恋花●端午抒怀

刘育正

古邑清风云渺渺。糯粽飘香,浸润东吴道。最是菖蒲兰叶草,家家门首芬芳绕。 盛世还承先圣教。千国风情,应数神州俏。更有离骚情未了,迢迢天问求真道。

 

少年游●端午怀屈原

康震陵

青青粽叶散清香,枣豆馅儿藏。香囊艾草,雄黄酒烈,江祭屈原殇。 天问求真无止境,古韵九歌扬。离骚一曲,古今绝唱,正气浩然长。

 

端午吟

周富成

桢白槿红榴吐艳,风甜梅熟碧梧桐。

驱邪蒲艾三春草,祈福兜绒七彩虹。

鼓震龙舟响天问,香飘粽叶裹贞忠。

恤民爱国彪青史,盛世昌平祭屈翁。

 

水调歌头端午抒怀

刘煜

仲夏逢端午,江畔祭屈原。雄黄斟满,忽闻江上咏诗篇。《橘颂》《九歌》雅韵,《天问》《离骚》绝唱,袅袅上云端。疑是忠魂显,声韵似曾谙。 望汨水,忆屈子,慰先贤。山乡巨变,早已旧貌换新颜。香草芬芳遍野,绿水青山盈目,福祉满人间。惟愿灵均在,同享艳阳天!

 

满江红端午赛龙舟

王文大

鼙鼓今朝,望中又、旌旗猎猎。烟波里、龙舟竞渡,惊涛飞雪。屈子精神从未死,中华传统今尤热。看夺标、一发系千钧,群情沸。

嗟往事,忆前辙;黄钟毁,金瓯裂。但篇篇辞赋,杜鹃啼血。天纵无情悲泪落,楚虽三户强秦灭。数诗魂、每唤国魂醒,神州崛。

 

减字木兰花悼屈原

陈雪芹

离骚天问,写尽人间多少恨。报国无门,怨入江中洗泪痕。纤蒲香艾,细说诗人高境界。竞渡龙舟,爱国精神撼五洲。

 

端午

周再均

碧艾香蒲处处忙,浓情端午不寻常。

咸甜粽子缠丝线,事业蒸腾幸福长。

 

湖畔人家近端午

荀德麟

新麦喜盈仓,稻秧犹带黄。

潇潇筛澍雨,郁郁绿心墒。

鹅白湖风阔,芦青笛韵长。

艾蒲随手采,归去插门框。

 

端午

张俭

燕泥犹湿暑风生,雨淬菖蒲干将鸣。

临写九歌香一篆,荷亭竹影夜潭清。

 

端午

杨广金

吟罢离骚梦问天,清香阵阵早无眠。

盘中米粽门头艾,母唤儿孙祭古贤。

 

端午忆(通韵)

李斌

五色丝缠儿女戏,流油鸭蛋粽香浓。

至今犹念宅前景,栀子花旁一丈红。

 

端午

戴永兵

角粽清甜午梦长,榴花开处近端阳。

农家不解诗家事,耘罢麦田复插秧。

 

端午

胡红林

茅山凝暑气,五月稻秧肥。

蕉叶舒繁绿,榴花映曙晖。

赋诗难觅句,求道总忘机。

天问邀谁答,鹧鸪空自飞。

 

蝶恋花●端午吟

严文

天问离骚求索路。暴雨狂风,地暗天昏雾。愤怒投江难诉苦,民伤国败无人语。

自古忠贤怀五五。万里神州,把酒欢歌舞。挂艾划船呈建树,文明薪火千秋叙。

 

蝶恋花端午悼屈原

严军

芦叶粽香飘万里。栀子花开,尽展人生美。万众龙舟飞汨水,九歌天问三湘泪。

自古忠魂多壮士。含恨长眠,永载虔诚义。求索忧民存浩气,长歌当哭千秋祭。

 

蝶恋花癸卯端午节

王来发

战鼓隆隆舟楫渡。香黍青青,祭祀江河赴。艾草菖蒲悬挂处。离骚唱罢吟渔父。 求索一生辛苦路。赤胆忠诚,报国身何去。浪涌汨罗功德铸。忠贞爱国碑亭树。

 

蝶恋花端午悼屈原

王步明

时节端阳飘泪雨,追忆诗人,一路寻求苦。几度铮言天不许,忧民忧国虔诚付。

筒粽青蒲怀远古,慰藉忠魂,永颂骚人赋。时代龙舟星海渡,九歌天问常回顾。

 

王为华

哀郢怀沙水底眠,离骚桔颂有遗篇。

中华觉醒回天问,高唱九歌追梦圆。

 

谒屈原祠

张亦伟

重门宏敞为谁开?祭酒共倾三五杯。

旷古楚魂多慰藉,堂前时有后人来。

 

端午感怀

李小杰

忠魂化泪激江风,浪里龙舟众志城。

稚子吟诗天问颂,离骚传唱续长征。

 

端午祭屈原

戴兴隆

千古祭端阳,为怀屈子殇。

尽忠沉日月,守节沥肝肠。

早致离骚赋,仍歌天问章。

汨罗流绝唱,百世颂元良。

 

水调歌头.端午

于正东

稻禾盈沃野,烟柳翠芳洲。荷风莲韵,碧波轻漾释乡愁。岸芷汀兰争秀,艾草莆竞茂,诗酒酌琼楼。方吟庆丰曲,应约赛龙舟。

香囊佩,尝糯粽,泛中流。摇旗击鼓,破浪奔袭拔头筹。追悼千秋贤杰,铭记百年遗恨,矢志壮金瓯。高诵离骚赋,挥臂执吴钩。

 

浣溪沙.遥祭屈原(新韵)

洪善宽

遥望汨罗五月天,当年魔怪舞翩跹,巨星陨落祭人间。

江水千年流不断。后昆犹记至贤言,擎旗追梦上峰巅。

 

采桑子咏粽

陈昌年

薰风无限榴花艳,已近端阳,裹粽人忙,丝线缠绵情意长。 解开都是亲滋味,箬叶飘香,糯米凝光,甜蜜全家共品尝。

 

端午

龚修楣

 

蒲草青青满苇塘, 浴兰时节吊沅湘。

汨鸿千绕难离岸, 楚恨独醒终断肠。

角黍教人报家国, 龙舟激我志飞扬。

忽闻广宇巡天问, 屈子应知喜若狂。

 

端午怀屈原

刘水清

艾草菖蒲彩线悬,端阳节到祭先贤。

粽香八极九州地,人颂二千三百年。

岸芷汀兰凝楚韵,湖波江浪走龙船。

沉吟一曲离骚赋,犹觉英风尚凛然。

 

端午竹枝词

宿浩良

(一)

榴花似火近端阳,小巷家家角黍香。

娇女红丝缠玉腕,儿童嬉戏点雄黄。

(二)

蓉湖观渡满城娇,五彩旌旗影动摇。

鼍鼓声声挥桨急,漫天雪浪涨春潮。

(三)

菰黍投渊吊屈平,朋侪携榼踏歌行。

缅怀古哲清操在,高咏《离骚》别有情。

 

画堂春端午情思

刘庆华

薰风吹拂粽飘香,又思屈子忠良。当年忧国问苍茫,无奈投江。千载沧桑嬗变,登天当属平常。初心已得百年尝,华夏隆昌。

 

回故里度端阳

居才友

每逢会友度端阳,故尚闲情祭俊良。

午月千家盈紫气,柳萤四野罢青秧。

柴门角黍清香溢,梓里时花繁艳芳。

岭谷频传开发曲,桑榆巨变谱新章。

 

癸卯端午有怀

阙克荣

芭蕉听雨绿初肥,一树榴花火独飞。

粽叶新成包白玉,清风几许入心扉。

标签:离骚;龙舟;菖蒲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