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做客西善桥分享新作《交叉的彩虹》
2022-06-27 21:3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朱辉做客西善桥分享新作《交叉的彩虹》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朱辉的新作《交叉的彩虹》,延续了以往人间洞察者的风格。6月25日下午,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迎来“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8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辉做客初见书房,就最新小说集与观众分享交流。

新作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交叉的彩虹》收录了朱辉的《动静》《游刃》《埋伏》《对方》《青玉案》五篇中篇小说,所刻画的人物有画家、教授、出版社工作者等,很多是大家在城市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人。

  小说充满了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生活印记。主持分享会的评论家、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辉昭说:“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城市生活指南,也可以说是我们对过去的30年生活的一种回忆,比如有100块钱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件太过重要的事情,但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有100块钱是一件可以让人心里起波澜的事情。”

  文学即人学,它含有对人性的剖析。《交叉的彩虹》所收录的小说多为两字标题,在“游刃”“动静”“埋伏”“对方”这些两字间,饱含对人性的探讨,特别在《游刃》当中,一个女性跟一把刀子形成了呼应关系,她不仅在与男性交往的过程当中游刃有余,也把自己活成了一把冰冷的刀。读这部小说,能看到那个年代的生活,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看到人性。

文学应蕴含人文情怀

  “文学作为人写的、给人看的、用人的语言来运作的艺术品,应该对人性、人情,对人的命运、对人的未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人的一切保持高度的兴趣,这是文学的正道,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朱辉谈论自己对文学的认识时表示,一篇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自洽的文本,作者需要负责的是把这件艺术品打造至最好,不要拘泥于是否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

  朱辉毕业于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有着30年的大学老师教学生涯,有着10年专业创作的文学背景。回顾在南京生活的40年,朱辉表示,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生涯虽然平淡,但也不失精彩。

  “写作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可以虚构,可以写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可以用心思去塑造一个人物。所以生活经历的多少与写作并非都直接相关,只要内心细腻,我们是可以感悟到的。”朱辉说。

  迄今,朱辉写过短篇小说80余篇,中篇小说10篇,长篇小说4篇。在距离上一次写长篇小说已过去12年。最近,他用了5个月时间认真、投入地写出了新的长篇小说,目前正在修改中,朱辉规划用比写作更长的时间来修改它。

信息时代也要书香依旧

  面对现场观众“如何在当今的海量信息中获取好内容”的提问,朱辉的建议是:该屏蔽的要屏蔽。

  “我有亲身体会,有时候一刷短视频会刷五六个小时,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它就是杀时间的利器。互联网上的部分内容是资本与技术的产物,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把你粘住,至于你付出了什么,它并不关心。”朱辉表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的选择权,当人进入一种“它想让我看什么我就得看什么”的状态,后果极为可怕。

  “我有一个预言肯定将会被验证,在这个时代短视频泛滥的时代,谁捧着纸书认真地读,谁将是最终的胜利者。”朱辉说道。

  阅读不会辜负时光,它给人带来的收获丰满且层次多样。当一个人带着阅读再端详每天的日常,会发现那些生活细节,都变得不同了,这恰恰就是文学的魅力,是世界文学之都的魅力,是理想教育小镇西善桥的魅力。

  西善桥持续升温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活动,已然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它既是世界文都的窗口,又是全民阅读的平台,更是西善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已经与西善民歌节、岱山新市集等共同形成吸引南京八方游客乐游西善的强大引力。

  (记者 张雅倩)

标签:文学;世界文学;生活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