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南京民国风情名片之一——颐和路再度为人们呈现惊喜,其开放的第十一片区融艺术于市集,汇时尚入历史古建,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艺术现身市集
穿过梧桐林荫,来到颐和路十一片区,昔日封闭的百年街区摇身一变,已经成了集审美、轻社交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空间。
遮阳伞在区内街角咖啡店高高撑起,年轻人手捧咖啡闲坐放空,尽享历史古街散发的文艺气息。8个集市摊位三三两两分布在街巷中,展开不同的艺术对话。陶艺、艺术发型、花艺、梧桐釉器皿等吐露着当代文艺青年的性情与追求。游人们漫步其间,体验不同的艺术乐趣。
艺术融入烟火气息的市集空间,不再遥不可及。
“当下年轻人很喜欢集市的氛围。南京的各类市集很多,像咖啡市集、后备箱市集、跳蚤市集等多以吃喝为主,相比之下,艺术市集少之又少。”主办方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与当地有名的艺术品牌联合推出艺术市集,既可以吸引年轻人在此感受艺术狂欢,同时也契合十一片区“艺术时尚”的发展定位以及颐和路的历史文化背景。
历史街区牵手高端生活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曾是民国时期第一住宅区,当时的住户多是高官、将军、富商、文人以及外国使馆人员。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其间散落着225个近现代院落建筑。
据介绍,整个颐和路片区目前被划为13个小片区,开展艺术市集的第十一片区位于整个片区南端,被视作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启动示范区。院落内坐落着5幢各具风格的历史人物故居,两幢风貌建筑和一些辅助用房。
历经三年修缮改造,颐和路十一片区于去年12月正式开放。开街以来,其公共展览空间推出的玫瑰艺术展在网络上一度掀起打卡浪潮,如今,红色玫瑰在春季尾声里谢幕,以翠竹打造为笙的“春夏之歌”展正奏响夏的序曲,与假期推出的艺术市集、街区引进的国际高奢品牌和高端餐饮共同为游客带来极致生活体验。
被誉为中国炸药工业的开拓者、国防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的吴钦烈,其旧居如今成为餐饮店“LOTUS莲花”;曾任民国时期最高法院推事及检察官的季抱素,其旧居被改造成为可沉浸式体验英伦生活的“英园”; 曾编写不少幼稚教育文刊的孙育才的旧居被引进了知名婚纱品牌集合店NORA HAUTE;陈祖培夫妇的旧居即将成为茶庭·私宴馆“韬园”……
此外,片区还引进了宝龙艺术中心,五一假期刚推出新展《叙事现场的“她”》;不远处的将军馆,讲述颐和路片区居住过的63位戎马一生、功勋卓越的共和国将军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海洋国防教育馆展示着人类在星辰大海上的征途。
据了解,颐和路第十三片区也即将施工,未来,它将与2013年开业的十二片区、现在的十一片区连成一片,继续诉说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风雅与情调。
(见习记者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