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院士1课堂”重磅开讲
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 康旭阳 通讯员 郝良群 文 记者 秦怀珠 摄)5月10日,南京一中有了一群“特殊的老师”,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地球科学家陈颙院士等16位科学家走进幽美静谧的校园,共同出席南京一中“院士1课堂”课程实践基地揭牌暨开班仪式。这些科学大咖将在一中每位学生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点燃科技的梦想,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据南京一中校长朱焱介绍,“院士1课堂”是在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江苏省科协指导下,在江苏省普通高中首家开设的科学类校本课程。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将与南京一中共建“课程合作实践基地”。计划平均每周开设一节,三年共计100节,将搭建起科学家们全面关心和深度参与基础教育的工作平台,是南京一中创新探索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一次尝试,也是努力推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一次实践。
“院士1课堂”的“1”能带来无限的可能。南京一中围绕“1”设计了丰富的课程,邀请了一流的科学家,成立了崇文导师团队,倡导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引领和弘扬,分享科学家智慧的光辉。
他希望,同学们的眼中不仅要有天文学、物理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学医药等各领域的知识,更要在科学家的引领下,体会“国之大者”,理解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重任、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科学家们的个人抉择三者之间的重要联系。当天到场的各位科学家,每个人都肩负着时代神圣的使命,担负着国家强大的责任,在自己的科技人生、教育人生中书写着不朽的篇章。南京一中广大学子应该在科学家精神的引领和滋养下,铺陈属于自己的“有生命的现在”。
出席开班仪式的院士包括: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地球科学家陈颙院士、分析化学家陈洪渊院士等。在大屏幕前,16位院士共同启动“院士1课堂”。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南京一中校长朱焱为科学家们颁发南京一中“院士1课堂”崇文导师聘书。
南京一中校友、一直以来担任南京一中崇文班名誉班主任的饶子和院士作为本次受聘的崇文导师发言,他表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南京一中“院士1课堂”为青少年成长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次实践。饶子和院士说:“16位院士齐聚南京一中课程建设项目,很不容易,这些崇文导师在数学、物理、材料、航天等领域卓有建树,大家准备了一系列课题,未来还有更多院士走进南京一中,为同学们带来更多来自科学前沿的主题报告,我希望同学们、老师们珍惜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分析化学家陈洪渊院士现场泼墨挥毫,给一中的学生写下了寄语:“科学路上需创新,分子间有大世界。”他认为,青年人要立志、励志、壮志、酬志。
在随后举行的正式授课中,“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中科院武向平院士分别为学子们授课,主题是《承前启后的嫦娥五号》和《认识我们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