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科院青年师生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
2024-09-29 10:28:00  
1
听新闻

  为传承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厚植爱国爱党情怀,9月25日下午,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分团委、关工委、学生党支部的师生党员、团员青年共同走进位于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东社区的红色教育场馆“韶华阁”聆听抗美援朝老战士、校外辅导员沈学祥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里牺牲与奉献的故事。现场,团员青年为沈老送上鲜花,表达深深敬意。

  沈学祥曾因工作的重大贡献而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同时作为全军英模代表受到接见。1931年3月,沈学祥出生于江苏启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13岁上学开始,他就参加了启东地下党组织,帮游击队传递情报、张贴标语等。1947年,16岁的沈学祥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并正式参军入伍。当年冬天,他奉命调往华指挥部所在地学机要工作,在经过6个月党校培训和3个月业务培训后,成为了一名机要译电员,此后便长期从事军事通信方面的工作,并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今年已93岁高龄的沈老,依旧行动自如,说话气十足,丝毫感觉不到峥嵘岁月带来的变迁。沈老对于南通科院师生们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他向师生们展示了自己的老物件、老照片、奖章,讲述了当年参加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时,自己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的规矩、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故事。师生们对沈老的过去非常感兴趣,提出了不少问题,沈老对此一一作答,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

  沈老坦言,尽管当时生存条件十分艰苦,志愿军的装备也不如敌人,但是必胜的信念和顽强的战斗力,就是胜利的保障。“我特别希望和年轻人多交流,乐于把这些亲身经历过的红色历史讲给大家听。”沈老说,一直有三个信念支撑着他,一是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二是部队的任务重于生命,三是战友的生命重于自己的生命。

  沈老还为师生们重点介绍了“13号水壶”的来历,他指着这个曾经使用过的水壶,神情凝重地说道:“这个水壶上的编号也是身份的证明,如果我牺牲了,我的战友可以通过编号查到我的家人,可许多战友牺牲后却再也联系不上亲人……”讲到这里,师生们也都陷入了沉默。

  活动,师生们还以“家风树和谐,一起向未来”为主题进行探讨,沈老讲述了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师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沈老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师生们心对家庭美德的追求。南通科院青年教师党员李冉说:“革命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将良好家风发扬光大”。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沈老勉励青年学子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增长本领,将来学有所成,为国家建设做贡献。青年学子们也纷纷表示,将牢记教诲,不辜负老前辈的期望。(通讯员:郭青青 贾冯翔)

标签:师生;抗美援朝;南通
责编:杨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