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启动融媒体新闻行动——致敬宝塔山下的江苏文艺人
2024-03-25 23:0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本报启动融媒体新闻行动——

致敬宝塔山下的江苏文艺人

  走进一个时代,见证一批匠人,感悟一代风华。3月25日下午,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江南时报社策划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宝塔山下的江苏文艺人”融媒体新闻行动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正式启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文艺成为这一重大时间坐标上的激昂“交响”。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此次融媒体新闻行动聚焦1935年至1948年延安时期的江苏籍文艺人这一群体,旨在从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新华日报史的交融中探寻初心血脉与红色文脉,在宏阔的历史叙事中解码江苏革命先辈的初心、坚守与奉献,实现“昨天的新闻”到“今天的新闻”跨时空对话,彰显江苏革命先辈的情怀与风貌,激发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奋斗情怀。

  先后三次担任新歌剧《白毛女》导演的南京人舒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胜利渡长江》浮雕的版画艺术大师彦涵,记录开国大典珍贵影像的摄影家程默,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位播音员麦风……“延安时期”这一扭转乾坤、见证中国革命事业走向高潮的关键时期,60多位江苏文艺人不远千里、克服重重困难涌向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圣地”。他们的身影遍布文艺建设事业的各个角落,用文艺作品为抗战鼓与呼,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群江苏文艺人不仅经历了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也积极投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文艺建设事业,和其他文艺人一道为新中国文艺事业顺利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保障,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民艺术家’典范。”启动现场,南京图书馆馆长、《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一书作者陈军拨转时针,为大家讲述了延安时期广大知识分子热情奔赴延安的背景、原因、方式与困难,以及江苏文艺人进入延安的蜕变历程和重要贡献。一段段文字、一帧帧照片,以细密而丰富的细节铸成一座记忆大厦,引领人们走进历史隧道、感悟峥嵘时光。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 60余位延安时期江苏文艺人,涵括了歌剧、摄影、文学、电影、油画、版画等众多文艺领域。“他们撒播文艺‘火种’,创造传世佳作,谱写传奇历史。诸如南京人舒强是新中国话剧和歌剧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44年3月奔赴延安后,在延安鲁艺任教。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和红色经典《白毛女》是献给党的七大的礼物,于1945年4月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首演,大获成功。舒强当时就是导演之一。”陈军表示,舒强等从延安时期一路走来的江苏文艺人,屹立时代潮头,勇于奋发担当,引领时代风尚,创造永恒经典。“我们不能忘了这一批人,他们的作品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重温文艺经典,丰富“红色江苏”,跨时空对话解码初心血脉。江苏文艺人群体是延安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红色江苏”不可或缺的部分。此次融媒体新闻行动将结合新华日报红色报史,追寻新闻痕迹,丰富该群体的相关研究,以“名作流芳”“跋涉先行”“峥嵘印记”“一代风华”为坐标维度,突出报网端微深度融合,强化移动传播、分享互动。用H5、短视频、直播、长图等模式,丰富呈现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的感人故事和特殊贡献,从崭新角度充实丰富红色江苏的内涵与外延,掀起“红色江苏”研究的新华章。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文艺;江苏;延安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