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多年来,始终坚持“金融为民”“金融向善”本色,深入践行“宜山宜水宜镇江,惠农惠商惠城乡”的企业使命,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普惠金融领域,用“简单快捷 业业当当”的服务理念,为各类经营主体赋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金融+科技”,双向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科技赋能与金融科技创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镇江农商银行创新“镇信贷”,该产品为企业线上信用类贷款,主要依托“镇江市企业征信服务平台”,获取企业信用类信息,助力企业将信用“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5月25日,该行已成功发放“镇信贷”,该笔贷款系“镇江市企业征信服务平台”上线后发放的首笔贷款。
同时,推广数字人民币,积极落实国家对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工作要求,召开数字人民币推广工作会议,制作下发数字人民币应用手册,完成全行员工数字人民币代发;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首家数字人民币收单商户落地,实现数字人民币线下扫码支付,有效推动和提升本区域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推广。
聚焦“金融+绿色”,双向赋能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镇江农商银行始终把绿色金融作为重要战略方向,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特色发展之路,有效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该行主动对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创新推出的与企业碳账户挂钩的普惠型绿色金融产品“苏碳融”,发放全市首笔“苏碳融”贷款,精准服务绿色涉农企业和绿色民营小微企业。通过产品内嵌碳减排核算模型,自动核算碳减排量并计入企业碳账户,作为核定贷款金额和利率的依据。该行发放的首笔300万元“苏碳融”贷款预计可推动企业年减排二氧化碳9600吨。
同时,创新“农户分户式光伏贷款”,专为意向购买光伏发电设备的农户提供金融支持。该产品具有贷款周期长、月还款压力小、客户可实现覆盖贷款本息的额外收益等特点。“农户分户式光伏贷款”主要支持农户在屋顶安装光伏电站,新装后的电站可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能较好提升镇江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切实将清洁能源送到农户身边,为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助力。
聚焦“金融+普惠”,双向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镇江农商银行在全省率先上线涉农补贴公示系统。该系统有效落实了国家“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要求,将互联网技术引入政务民生领域,通过科技赋能,在普惠金融便民服务点增加5G终端,群众可自主查询涉农补贴信息。首批已在20家普惠金融便民服务点上线,为8万基层百姓查询涉农补贴发放信息提供便利。
同时,镇江农商银行丰富线上化场景,新增“汽渡+金融”模式,与丹徒区高桥镇五峰山汽渡合作,开发扫码支付收费系统,该项目成功运行4个月,累计交易9.4万笔;大力推广“E路有我”平台,与“亚夫兴农”合作,帮助农户、涉农企业销售生态大米、菜籽油等农业特色产品;试点上线“E路有礼”商户营销小程序,加强收单商户精准管理,引导商户免费入驻、上架商品、发放优惠券等,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新市民群体发展。
(王毅 姚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