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琴韵奏响——扬州古琴史料馆开馆
2024-09-11 22:2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邓雯婷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日,一家“古琴史料馆”在扬州个园花局里的中国古琴第一街对外开放,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和文物,推广中国古琴文化。江南时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古琴史料馆馆主潘珠军,分享他与古琴的故事。

  步入这家古琴史料馆,可以看见两封装裱好的信札悬挂在墙壁上,这两封信札分别由查阜西和管平湖所写,两位都是中国古琴界泰斗级人物。潘珠军介绍,查阜西是公认的古琴艺术大师,他积极投身于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古琴在当今的传继作出过巨大贡献。这封信是他写给舞蹈家赵韫如的,从信封上看,查阜西当时住在北京南锣鼓巷,赵韫如则住在东城史家胡同。另一封信是管平湖所写,他演奏的《流水》被相继载入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上的磁盘唱片。这封信,管平湖写给一位叫“惜华”的朋友,对方家有喜事,管平湖因感染风寒,未能前往道贺,故写信致歉,信中写道“客言不叙,叨在知己”,显示出两人深厚的情谊。

  除了珍贵的书信,古琴史料馆里还展陈了好几幅由古琴名家们创作的书画作品。其中,广陵琴派创始人之一王芳谷所绘的《墨竹图》尤为引人注目,这幅画清雅脱俗,瘦石嶙峋,竹枝飘逸,古意盎然。而广陵琴派另一位创始人胡滋甫的扇面画作则是另一番风味,山水之中,隐有人家,文人笔墨,大巧若拙。潘珠军介绍,琴棋书画,这些都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课”,他们多半弹得一手好琴,也有一手丹青绝活。

  除了书信和字画,古琴史料馆里还收藏了一些有价值的物件。其中,广陵琴派创始人之一孙绍陶所使用过的清代玉石琴炉尤为珍贵。这只琴炉侧面分别刻有“禅”“琴”二字,底部则留有“绍陶家藏”的印记。它是当代古琴家陶艺所赠,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古琴史料馆中,收藏了数十种古琴教材。有了教材,古琴传承就突破了过去的口传心授,对于古琴普及有巨大的作用。馆里收藏着第一本古琴教材《古琴初阶》、第一本用五线谱对照的《古琴曲汇编》,以及有集大成的《古琴曲集》等资料。

  潘珠军说,自己多年前就从事古琴古筝的演奏生产,平时也爱好收藏书画,十年前开始专注于古琴文化史料的收集。先是古琴家们的字画,随后是信件、教材,还有拓片、照片等,只要是和古琴有关的物件,他都有兴趣。潘珠军回忆,有段时间他投资失败了,经济状况陷入困境,但他从未放弃过购买古琴史料。

  如今,这家古琴史料馆在花局里公益开放,市民和游客都可以进馆观看。中国古琴第一街的主理人汪俊峰告诉记者,古琴史料馆在这里落成,对于介绍推广中国古琴文化有着重要的助推意义。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标签:古琴;史料;古琴史料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