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高新区“三举措”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2023-10-18 13:3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蕾  
1
听新闻

  位于运河之畔的惠山惠山高新区,接受着1600多年来的水文化哺育,形成独特的“运河基因”。“千年古运河,百年工商城”,运河水的包容成就了惠山高新区最佳创业环境。近年来,惠山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在法治营商环境指标建设、便民利企服务升级、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持续用力、提质增效,以一流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一座“科技新城、运河明珠”正在不断崛起。

  一、“线上线下”齐发力,法律服务强保障

  近年来,惠山高新区司法部门双管齐下,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线上,利用“互联网+”平台,持续推进“互联网+法治+企业”,通过为各企业及时建立法润企业微信群,并为每个微信群配备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社区调解主任以及律师,全天候在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定期推送各类法治资讯。

  线下通过定期组织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法律服务人员走访企业。并针对厂企招工以及劳资纠纷等重点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普法讲座等活动进企业、进车间,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此外,还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法律需求,帮助分析企业法律风险点,出具企业法律体检报告,保障企业平稳有序发展。

  2023年以来,惠山高新区已开展了二十余场“送法进企”活动,涉及企业包括震达增压、文汇钢业等本地老牌企业,除了“法律讲堂”,惠山高新区集多方力量,发挥法律先锋爱心协会、青联委员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室、幸福义工志愿服务总站、商会调解委员会等群体力量,搭建社会共建共商平台,建立常态化协调沟通机制,全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全心综窗”不打烊,齐抓共管环境优

  一直以来,惠山高新区以优化政务服务作为法治营商环境优化的突破口,通过打造“全心综窗”,实现“一窗受理跑一次、一网审批不见面、一套规范全流程、一站办理高运转、一支小组帮到底”的目标,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办事事项流程、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组织架构、创新便民利企服务,做到审批“无缝隙”、服务“不打烊”。

  在扎实推进精准赋权工作的基础上,惠山高新区依法陆续下放200多项服务事项,优化窗口设置、人员安排,定期开展审批案例交流研讨,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高新区持续深化“一件事”改革,强化与上对接,建设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大综窗”建设,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服务送到民营企业心坎上。

  此外,高新区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统筹协同、公开公平的原则,依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并严格规范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高新区切实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依靠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和部门职能责任,为营造营公平竞争、统一高效的法治营商环境而不断努力。

  三、“商会助企” 强赋能,共建共治化纠纷

  近年来,惠山高新区坚持打好“加大服务力度、加强服务效率、加深服务温度”三连加“服务牌”,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方面,充分发挥商务协调委员会的作用,搭建“政府+商会+企业+高校”的共建共治平台,联合司法、经贸、人社、工商、公安等政府部门,受理需要政府部门协助处理的有关问题,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企业维权等服务,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法律难题。

  另一方面,高新区不断健全完善沟通服务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推动商会组织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友好联系,开展‘警企联动 共保平安’主题活动,并成立‘商会+法庭’工作室。“商会+法庭”模式的设立是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回应基层商会企业司法需求的具体体现。通过连线惠山法院洛社法庭,健全完善沟通服务机制,做到预防在源、非诉挺前,积极构建法商联动解纷新格局,满足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实际需求,帮助企业省时省力化解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力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   徐蕾

标签:新区;法治;惠山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