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兴农村商业银行严格贯彻监管部门和省联社关于深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要求,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工作举措、完善考核体系、整合信贷资源,为地方实体经济加速回暖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9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0亿元,较年初增加20亿元,增速2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0亿元,较年初增加11亿元,增速1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13亿元,较年初增加31亿元,增速17%。
锚定总体目标,调整考核重点,以高站位推动实体经济高速发展
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该行将“小微金融服务”“涉农金融服务”“实体金融服务”列入全行的高质量重点考核指标,先后印发《2023年支行经营管理考核办法》《2023年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办法,明确将小微企业信贷增量投放、信贷增户扩面投放列入经营目标重点,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年初的必达目标。同时要求全行上下统一思想,倾斜信贷资源,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给予资信良好的民营企业信用贷款支持,确保民营企业新发放贷款占比、信用贷款占比有序提升。
深化四项联动,丰富工作举措,以高要求满足实体经济多元需求
一是深化政策联动,重点支持农业重大项目。该行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主动参与“银税保企零距离”、绿色金融“两山行动”、“百行进千村 银保促振兴”等系列专项活动。总行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成立专门的工作指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督查各项专项活动的开展进度。与农业农村局联合构建“农业农村局+农发行+农担公司+农商行”四联会议机制,以政银合力,全力支持重大农业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党建联盟,确保金融服务精准直达。持续探索实施“金融+党建+乡村振兴”的服务模式,推动业务发展与社会治理和民生工程的深度融合,通过强化结对共建,推进外联外拓从农商行与共建单位点对点的浅层合作,向共建部门的服务面、监管面的深度拓展。截至目前,该行已相继与市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医保局等近30家部委办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社银合作”“医银合作”成为全省农商行样板项目,打通了普惠金融和社保民生融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深化产业联动,支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构建“政、银、企、农”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本土龙头企业为核心,将服务延伸至上下游企业和农户,着重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该行先后支持了百汇农业、恒悦大米、菇本堂、丽佳禽业、宇宸面粉等十多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成功打造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四是深化银保联动,解决农业经营主体难题。自2021年9月起,该行在上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与市人保公司的合作,通过共享农业保险数据,切实掌握全镇各类新型农业主体的经营项目、经营规模及参保金额,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难题,联合开发上线的“农保泰e贷”,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截至目前,已累计对“农保泰e贷”名单内客户投放贷款529户,金额2.05亿元,充分解决了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聚焦低碳发展,支持科技创新,以新服务带动实体经济的新发展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该行始终严格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坚持“绿色+能源”,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针对地方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实际,适时推出“光伏贷”“绿能贷”等一系列定向支持产品,将信贷资源向家庭及企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倾斜。坚持“绿色+园区”,全力支持绿色制造企业发展。注重绿色金融与发展园区生态产业战略的有机融合,深度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重点项目,以“环保贷”“绿色工厂贷”“碳权贷”为拳头产品,支持园区企业绿色升级,助力企业绿色发展。2021年该行被人民银行泰州中心支行、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评为“绿色银行”,2022年被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评为“江苏省绿色金融十大杰出机构”。
(张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