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4月25日,常熟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常熟银行交出了一份稳健的答卷。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3890亿元,总存款突破3000亿元,达到3090亿元,总贷款2496亿元。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同比增长10.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4亿元,增幅13.81%,营收效益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489.56%,资产质量稳居上市银行第一方阵。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应对行业息差进一步收窄压力,常熟银行在传统型、支撑性业务上做深做透。资产端,一方面下沉服务重点,坚持“向下、向小、向信用”的经营策略,聚焦小微领域市场主体,大力推行网格化,实现“镇—村—小组”全覆盖,网格内主打灵活、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报告期末,该行个人贷款占总贷款之比为54.18%,个人经营性贷款占个人贷款之比为69.30%。另一方面加大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全面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对接企业2万家,走访个体经营户超10万户。一季度,该行在江苏省内的实体经济贷款增长4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9亿元。负债端,该行主动调整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重点提升活期、低成本存款占比,报告期末,该行全部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19.17%,较年初提升1.06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中,两年期及以下存款占比50.66%,较年初提升3.71个百分点。
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常熟银行积极构建多元化增长体系,在创新点、机会点上持续发力。聚焦重点客群、重点业务,打造24个增长中心,重点发力科创金融、财富管理、线上运营等新兴领域。在科创金融领域,该行聚焦“首创首贷首投”的初早期科创企业,建立“六单机制”,搭建“五位一体”科创金融生态,提供信贷、股权融资、招商、供应链等综合化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支持科技企业超2000家,贷款余额超120亿元。在财富管理方面,该行加大理财、保险和贵金属等中间业务销售,通过提升中间业务收入,优化营收结构,缓解对息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在线上运营方面,该行打造以手机银行、常银生活、常银直播为核心的全媒体运营体系,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引客—获客—活客—留客”的线上化运营体系,该行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已经连接360万个社交账号,企业微信添加人数超90万人,初步形成线上客群的服务闭环。
从“传统业务打底”到“创新业务突围”,常熟银行正以多元化增长打开成长新空间,在保持传统业务基本盘优势的同时,科创金融、财富管理、线上运营等第二增长曲线开始发力。对常熟银行而言,当传统息差红利消退时,真正的价值创造者正在用创新穿越周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彭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