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9月28日,由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宣传部主办的《运河狂想曲》展览,在尹山湖美术馆开幕。
水者,万物之本原,亦是大地的血脉。而运河赋予这条脉络以清晰的走向和节律鲜明的跃动。运河之水,绵延、流淌,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时而湍急时而舒缓。载舟,南北间穿越千里,停船,水上人家却各不相同。大运河生生不息地流淌了2500年,悠悠岁月里沧海桑田,新的聚集地逐渐形成,旧的场景消失殆尽,从远古到现代,从渔村到城镇。
运河里的水,涌动、向前、荡漾、退回,在时间的流逝中,在无数的冲刷中,塑造了物的形态和人的性情。艺术家们将目光、思绪、情愫凝聚在运河之水,开展了一场关于运河之水的“狂想”。
本次展览汇聚毕宝祥等17位艺术家的相关作品,涉及绘画、装置、声音、影像、摄影、太湖石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多元的展出方式,带领观众更为细腻地感受流淌的运河以及其不断回环击拍的回响。
据了解,《运河狂想曲》展览不以具象再现运河景象为目的,而是聚焦在运河之水的流动、水的流经对物与周围的塑造与再造,通过思绪的漫游激发起大家对运河之水更为感性的认知。
展览从一场脱离航线的游梦开启,有些不受控制的反复横跳于古今太湖之滨,一组太湖渔港的船只令人仿佛置身港口,与升腾火热的渔民生活撞个满怀;突然间又掉进不食人间烟火,避世修身的文人高士的世界,“卧游”江河之上,走进曾经流连于这片水域的文人心境。
经过烟波浩渺,雨水氤氲,随波逐行,看见水的另一种力量。它反复涤荡、侵蚀,无形间把一块块巨石化形为姿态万千的太湖石。倏忽间听见阵阵吴侬软语,行进在羊肠水巷“听见”尽枕河的姑苏人家,听见这座运河城池的人间烟火,身心被一片柔软与温柔所包围。这流动之水拨动着时空的轨迹,这场游梦被快速闪过的瞬间而惊醒,恍然已过千年,曲终了。
据了解,本次展览位于尹山湖美术馆2楼,展览时间持续至11月30日。 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