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果农们忙碌了一年将迎来好收成
2024-05-20 12:0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朱旭先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雨生百谷,万物生长。初夏的东吴大地、太湖之滨充满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勤劳的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农民们在刚刚收获了碧螺春茶后,又将迎来繁忙的白沙枇杷采摘季。

  日出东方 张春明摄

  果满枝头 朱旭先摄

  俯瞰东太湖 刘晶摄

  脚手架上采摘 朱旭先摄

  日前,记者会同江苏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摄影分会的摄影师,专程从南京驱车300多公里前往东山探访。漫山遍野的枇杷正透着金黄,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苏州东山地处东太湖,东山岛种植的枇杷历史悠久,得益于绝佳的地理位置,受太湖小气候环境影响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四季温和,雨水充沛。特色的茶果间种模式使得碧螺春茶与枇杷果树根脉相通,酝酿出各自的特色滋味:茶有果味,果染茶香,堪称一绝!

  太阳夕照 刘晶摄

  枇杷熟了 朱旭先摄

  邻湖枇杷园 张春明摄

  苏州东山的太湖洞庭枇杷是中国“四大”枇杷品牌之一,与浙江杭州余杭的塘栖软条白沙、福建莆田的坑解放钟并称为中国三大枇杷产地。

  白玉枇杷 朱旭先

  湖畔飞行 朱旭先

  时鲜 朱旭先摄

  东太湖湾俯瞰 朱旭先摄

  东山产白沙枇杷,源自宋朝,历经千年而今盛名于世,有“金银蜜罐”之称。上世纪80年代东山白沙枇杷以照种为主、90年代科技兴农,东山白玉枇杷问世,其性能抗逆能力强,树势生长旺,果大,早熟,肉白鲜嫩,走俏市场。后又培育出冠玉枇杷,与白玉枇杷并称为白沙枇杷。白玉枇杷先于冠玉枇杷成熟,它果实均匀整齐、形如圆球、酸甜适度、洁白甜嫩、肉厚汁多、入口而化,更是白沙中的佳品。

  邻湖果园 张春明摄

  果实累累 朱旭先摄

  太湖落日 张春明摄

  漫山遍野的枇杷 朱旭先摄

  东山现有枇杷栽种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近400多吨,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是1982年为824.1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柑桔热掀起,枇杷生产曾一度受到冲击。90年代,枇杷有冷转热,面积和产量逐步回升,现已成为第二大果品体系。

  据东山镇新潦村党委书记梁敏介绍:今年东山的枇杷生长好于往年,是新冠疫情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果农们经过一年的施肥、浇灌、疏果、治虫和精心管理,第一批优质枇杷将在5月20日左右大量采摘上市,价格约为35元一斤。由于电商和快递业的发达,现在东山的枇杷根本不愁卖。如今果农们不出家门,家里的水果便已被电商们订购一空,真正做到了采摘、销售、快递一条龙服务。

  金色湖面 朱旭先摄

  果实的清香 朱旭先摄

  休闲民宿 张春明摄

  记者的轿车在东太湖滨飞驰,车窗外迎面扑来的是长势喜人的成片成片的枇杷。下车近看,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枇杷簇拥在枝头,有的已经微微泛黄,散发着浓浓的果香。

  中国枇杷问东山 朱旭先摄

  丰收的喜悦 朱旭先摄

  聊聊心理话 朱旭先摄

  枇杷全身都是宝,除果实食用外,树枝、树干、树叶还煎制熬药。如:枇杷露、枇杷膏,主要作用:治疗肺热咳喘,吐逆,烦渴。主要功效:润肺下气;止渴等。

  “世界枇杷看中国,中国枇杷问东山。”再过一周,酸甜可口的东山白玉枇杷就要大量上市啦。

  乐于尝鲜的食客们,让我们翘首期待着吧!(特约记者 朱旭先)

标签:枇杷;东方;东山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