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拓宽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深度和广度,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党工委依托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辖区内资源,着力在阵地优化、活动开展、聚力反哺等方面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暖心阵地,增强“认同感”
斜塘街道立足新就业群体应急需求,依托便民共享自助机,配备纸巾、饮用水、雨衣等应急物品,方便新就业群体随时取用。锦塘社区、淞源社区结合社区文明实践站自身阵地特色和项目优势,从外卖小哥群体实际需求出发,在文明实践站增设暖“新”驿角,配置空调、饮用水、桌椅沙发、应急药品箱、维修工具箱等物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等暖心服务。
凝聚服务,提升“归属感”
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感不强问题,斜塘街道各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开展“365”暖新服务。锦塘社区聚焦新业态子女无人看护等问题,开展“小微光,勤励志”青少年教育、“微光向阳”公益幼托班、“青松果”公益课等课程,减轻新就业群体看护压力的同时,拓宽其子女的兴趣爱好。莲韵社区推出理论宣讲微课堂,引导新业态群体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充电蓄能。淞涛社区组织红色管家志愿队、社区党员、社区教师、社区律师等群体成立“红色”宣讲团,走进辖区快递网点,围绕新就业群体关心的就业政策、法律援助等主题开展特色课堂。
双向奔赴,强化“责任感”
在强化关心关爱的同时,斜塘街道着眼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特点,邀请新业态群体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成为社区的民情收集员、流动宣传员、环境监督员、治安巡逻员,用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以“树立典型人物、凝聚榜样力量”为重心,把资助5名困难学生的菜鸟驿站小哥张雨辰和紧急跳水救人的盒马超市送单小哥张占良等特别优秀的新就业个体“挖”出来、“聚”起来、“带”起来,做好引领示范,将他们的事迹广泛宣传,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不断激发他们的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莫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