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现在有54批样品,需要监测中心立即开展检测,结果要在第二天一早发出……”10月9日晚上8点30分,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接收到一份紧急检测任务。接下来的5天,24小时连轴转,361批次样品全部完成检测并出具报告,“农安卫士”们主动担当作为,牢牢守住了全市菜篮子的安全。
“90后”党员 主动担当彰显作为
监测中心的畜产品小组以激情奋进的“90后”生力军为主,整个团队精诚团结、技术过硬。近期工作量激增,检验人员们轮值加班,都是“白连夜”,实在太累就到自己办公桌边上小憩一会儿,然后继续上岗坚守。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小组成员陈旭晋、苑华宁、陆宇阳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半个小时从家里赶到实验室,梳理各项检测参数,盘点库存试剂耗材,确定检测仪器状态,确定任务的实施细则……检测工作的每个细节都不可忽略,也不能忽略。10月9日晚11点,第一批样品顺利送到,检测小组迅速在实验室忙碌开来。
为保证任务能圆满完成,中心的党员技术骨干们迅速组成应急检测保障服务队,建立了业务联络、样品采集、样品收制、样品检测、数据报告处理、物资保障 “一条龙服务”,从而保障每一个环节能及时衔接,不出纰漏。
练好内功 扎实推进能力建设
在实验室从事检测工作,既要有定力,也要有能力。按照“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依据当前农产品、食品的安全监管监测需求积极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理化指标的新项目扩项工作,检测范围向生物毒素、营养品质理化指标等拓展,比如此次应急监测的牛屠宰场尿样β受体激动剂,中心是目前全省唯一具有该项检测能力的市级单位。目前,中心检测参数能力表为40个产品,563项不重复参数,走在全省地级市前列。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应急监测中,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承担了大量样品检测任务,该仪器灵敏度高,确证方法灵敏度是一般胶体金快检的30倍,“白加黑”高强度、长时间运转,充分发挥了应急监测先进技术效能,为事件处置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监测中心同时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评价技术创新团队”,探索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在新型污染物检测与风险评估等领域勇挑重担,争当先锋、体现高度,作出示范。
打赢实战 有效筑牢安全屏障
自监测中心成立以来,曾参与过多次应急监测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三年,中心响应号召,积极落实农产品免费检测政策,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实战经验。此次应急检测行动,各部门同心协力,工作的顺利完成将为监管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为事件处置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未来,监测中心将一如既往、坚守岗位,用检测人员手中的移液“枪”、进样“针”,守卫好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不忘初心,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周丽娟 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