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7月1日-5日,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火热开展,期间,接力出版社携徐鲁、葛竞两位儿童文学作家带来两场精彩的主题分享。
徐鲁是“大漠深处的英雄儿女”——《林俊德》的作者,现场,他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奋斗的故事,成长的坚果”的主题分享,并重点介绍了“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的《林俊德:铸造“核盾”的马兰英雄》一书。他以“成长的坚果”为比喻,提出了阅读英雄人物故事、先锋人物故事的必要性。
“奋斗的故事大家都好理解,可什么是成长的坚果?我有一个比喻,我们的家长朋友可能也会心灵神会。小朋友平常很喜欢吃甘甜的水果,除此之外,还要吃鸡鸭鱼肉、各种各样的蔬菜,细心的家长还会准备一小袋坚果,这样营养才会均衡。我们的阅读也是这样,有一些书读起来轻松的、幽默的、搞笑的、好玩的,我把它称之为‘水果类’的图书。可是我们仅仅阅读这一类的书,就会营养均衡失调,所以还要阅读一些‘坚果类’的书籍。”
在活动中,徐鲁分享了先锋人物林俊德一生的感人故事:从黑发青年到坚守科研战斗一线的白发老人;从意气风发的大漠将军到奋斗到生命后一刻的院士,50年身处沙漠,从1964年到1996年,他参与了45次核试验。为了调试测量仪器,他不惧严寒爬上3000米天山山顶。为了采集核爆炸数据,更是不顾安危,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徐鲁认为“中华先锋故事汇”系列,就是‘坚果类’的书籍,这套书的英雄人物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们才是我们成长的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7月5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竞带来了“写作中的看与想——《‘嫦娥’团队:月球探宝》创作谈”讲座。从《“嫦娥”团队:月球探宝》的创作历程,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不仅讲述了“嫦娥”团队不断探索创新的故事,还为现场小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成长之路,并鼓舞大家勇于拿起笔,大胆地创作。
葛竞是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动漫策划专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代表大会年轻的代表,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好书”评委。已出版“魔法学校”系列、“幸运兔精灵”系列、“猫眼小子包达达”系列等五十余部儿童文学作品。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想像嫦娥一样奔向月亮,看看月亮上有什么。如今真有一支年轻的团队把神话变成了现实——他们就是“嫦娥”团队。葛竞老师在活动现场津津有味地为小朋友们讲述自己的最新作品《“嫦娥”团队:月球探宝》,带领大家感受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从地球到月球,38万公里,十多年间,“嫦娥”团队不断探索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月面勘测,他们设计了奇妙的“玉兔号”月球车;为了解决地球与月背的通信难题,他们在宇宙中架设了“鹊桥号”中继星;为了让“胖五”火箭成功起飞,他们历经了908天的至暗时刻与含泪奔跑……
讲座中,葛竞老师还用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为小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创作《嫦娥团队》这本书时的“看与想”。“我在写这个嫦娥团队的时候,包括在写其它故事的时候,第一步仔细去观察、收集材料非常重要。因为在采访过程当中,我不仅听到科学家讲到的非常重要的工作细节,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顽强的精神和韧劲。到了创作环节,我都会有一个感受,就是真正能够把你看到的、收集到的材料变成有趣的故事,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才能把它变成别人读起来很有趣的故事。”
据悉,《“嫦娥”团队:月球探宝》是“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中的一册,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共同出版。目前系列已出版《钟南山》《顾方舟》《钱学森》《王选》等80余册,儿童文学作家们用充满童趣的先锋人物美文故事,为小读者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系列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中宣部出版局202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并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本书《“嫦娥”团队:月球探宝》入选2023清华附小寒假推荐书目。
通讯员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