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疫情当前,他挨家挨户,走访摸排,事无巨细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无畏寒冬,逆风而行,义无反顾严防疫情输入;他奔走一线,主动请缨,申请深入隔离点维持秩序……56岁的他有丝毫不输青年民警的干劲活力,在困境中共克时艰,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是苏州吴江区公安局七都派出所党员民警张国良。
精细排查 摸清底数
助力全员核酸
“路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社区警务工作也是。只有和老百姓坐在一张板凳上,才能把社区警务工作干到百姓的心坎上。”有着33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张国良说道。他坚信要想把社区警务工作做好,最基本的就是要把社区基本情况掌握牢靠。于是,他下沉社区,用“铁脚板”实地走访辖区每一家每一户。他对分管的长桥村了如指掌,这个自然村有几户人家,这户人家有几口人,都能信手拈来。
今年疫情来袭后,张国良得知七都将开展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便立即加班加点配合村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保障辖区居民应检尽检。
“你好,你们家有多少人要在本村做核酸?”张国良第一时间组织警力铺开核实,采用“走访敲门+电话微信”模式,以“应测尽测、不漏一人”的韧性与拼劲,迅速摸清人员底数。2月14日,他奋战一夜,整理出长桥村常住人口排摸表,共2911人纳入应测尽测范围。他还与村社区沟通,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同时,为提高采样效率,他积极宣传各类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居民随身携带身份证、苏康码,规范佩戴口罩,有序至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有了张国良准确的人口排摸、合理的点位设置,长桥村第一次全员核酸仅用时5小时便全部完成。
用心用情 硬核坚守
筑起平安防线
“‘疫线’就是我的本职岗位,抗疫也有我的一份责任。”除了兼职社区民警身份,张国良同时还是一名卡口民警,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哪里有卡就守哪儿。
一声清亮的哨声,一个标准的敬礼,开启了张国良守卡的一天。“同志您好,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请出示您的苏康码、核酸检测报告,耐心接受检查。”在江浙交界处吴越桥卡口点,张国良每日全副武装设卡检查,开启一级勤务模式,严格检查每辆过往车辆,确保“一车不漏、一人不漏”“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全面加强卡口值守排查,坚持24小时管控,严格落实测温、登记、验码等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他夜以继日,风雨无阻,用重复单调却标准有力的动作,驻守着七都的“南大门”。据统计,张国良个人单日最高检查车辆230余辆,涉及310余人。
白首之心 矢志不渝
守护万家灯火
隔离点作为抗疫的“特殊场所”,是阻断疫情传播蔓延的重要防线,也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2月16日,七都辖区不夜城酒店成为全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之一。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七都派出所按要求指派民警前往。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张国良主动请缨,表明自己身为老党员的义务和家人都在吴江安好的优势,义无反顾地走进了隔离点。
“这几个点位的监控要加强巡查!”“403的隔离人员要多关注她的情绪。”“晚上巡逻时,记得做好保暖。”……从接手隔离防控工作开始,张国良就迅速投入战斗,保持不让自己空闲一秒的工作作风,落实最新措施,巡查安全设施,掌握人员情况。隔离点工作不分昼夜,重复而繁琐,仅5天时间就入住143人次。从隔离人员的转运到入住隔离点的安全管理,从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到隔离点的秩序维护,每个环节张国良都未雨绸缪,以“顾家”的负责态度,支撑起这个区级隔离大点的全面管理,筑起一道坚强而有力的防疫“平安墙”。
疫情来势汹汹,“警察蓝”逆行而上,无论是守卡、排摸、宣传还是入驻隔离点,张国良时刻保持“战时状态”和“青年干劲”,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用初心和使命守护着身后万家灯火的平安与健康。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