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伴随着古城保护建设的层层推进,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金狮社区“大党委”实行行动支部“传帮带行”,带动群众参与打造“苏式慢生活” 共建资源平台、提升“温馨老街巷” 共治宜居环境、组建“绿益创享师” 共享绿色家园“三个共同”项目,以“家门口的海棠服务站”和“党群连心议事亭”为阵地,构建“3+2”工作法,促进党群同心同力助推古城更新。
党建引领
先深挖底蕴再谈古城保护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了解城市的历史和底蕴,使群众了解“护为何”“如何护”,从而让古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江苏巡抚衙门旧址、鹤山书院旧址在如今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酒管系(三元宾馆)党总支是金狮社区的“大党委”成员之一,为发挥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优势,社区与学院联合开展“苏式慢生活”系列活动,组织居民阅读典籍和古诗词,寻找江南古城风貌,通过了解所在辖区的历史和人文典故,挖掘可学可鉴之处。除了书法、绘画、朗诵、故事会,学院的“国风社”社团到社区开展活动,受到居民群众和青少年的热捧,对古城燃起浓浓兴趣。
“小巷总理”
为古城注入“活力因子”
社区党员群众在“大党委”的引导下,组成了“小巷勤务兵”行动支部,针对辖区内控保建筑、百年古宅、街巷墙面、古树绿植等进行巡查,一旦发现维护需要立即报至社区或相关部门,并由“海棠服务站”对接资源进行维护跟踪,从而形成一套古城保护机制。“小巷勤务兵”还是一群“古城迷”,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画笔,将古城一角呈现于镜头,跃然于纸上,不少作品原稿被用于社区墙面彩绘,让古城保护开启“活化利用”模式。与此同时,社区注入了不少“活力因子”,例如,在百年老宅内开展垃圾分类和消防演习,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
党群一心
“绿益创享”助推古城更新
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走进社区、了解街巷、融入社区,并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和快乐,才能激励其参与古城治理,关注古城文化,古城治理的能力才能持续得到提升。据悉,社区于日前组建“绿益创享师”志愿者队伍,计划打造“家门口的微花园”,结合“净美街巷·百日奋战”行动,在净化阶段,整治辖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在美化提升阶段,以绿植点缀和墙体手绘提升环境,增设条椅为居民提供休闲、乘凉的场所;在长效管理阶段,由“绿益创享师”认领绿化花坛进行定期养护,并对社区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充分运用好辖区内古城资源,打造绿色打卡点,加快推动古城空间拓展、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打造有颜值、有质感、有温度的宜居环境。王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