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3月24日,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的课堂上来了一批特殊的“老师”,苏州大学敬文书院的大学生党员走上讲台,以青年的视角讲述了寒假中寻访到的身边红色故事。大学生们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把大党史变成小课堂,以小视角折射大时代,让中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抗战老兵、恽代英纪念馆红色讲解员、战疫一线志愿者、乡村教师、基层医疗工作者……苏大敬文书院的学生党员为园区一中学子送去了一堂内容丰富的朋辈党课。大学生党员丁书灵带来的微党课《用一生追随党》讲述的是她在家乡南通寻访到的一位 95岁的抗战老兵曹邦裕的故事。1945年6月,年仅18岁的曹邦裕参加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经历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大小几十次战斗,三次负伤,两度致残,历经枪林弹雨,九死一生……2020年3月6日,南通市通州区慈善总会收到一笔用于抗疫的3万元定向捐款,正是曹邦裕同志所捐。
“从抗战到抗疫,从18岁到95岁,听曹爷爷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真的令人激情澎湃,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带领人民走过的百年伟大艰辛历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美好生活。”丁书灵说。
“苏大敬文书院哥哥姐姐们讲的都是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他们虽然平凡但都有闪光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位园区一中的学生听完讲述后激动地说。
这些鲜活的党课素材来源于年初放寒假前的一次特殊的“寒假作业”。敬文书院要求每一名大学生党员聚焦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围绕初心、奋斗、圆梦三个主题,深入开展“寻访百名党员,致敬百年征程”专题研学实践。全体党员从苏州大学出发,回到各自的家乡开展寻访工作,足迹长达48115公里,线下实地打卡9省27市,最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南至海南省三亚市,最西至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五家渠市,最年长的受访党员已达95岁高龄,而最年轻的党员才刚年满20岁。通过收集整理100篇关于入党初心、奋斗圆梦的故事,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敬文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孟玲玲表示,希望通过寻访身边可亲可敬的党员,把他们的入党初心和奋斗故事讲给学生听,“大手”拉“小手”,以朋辈教育带动青年学生党史学习,努力将风雨兼程的百年奋斗史浸润学生内心,化为成长奋进的实践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