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南湖街道汇聚共克时艰的志愿服务力量
2022-04-19 12:1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金浩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在连续三次核酸检测中,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们的参与,有效解决了核酸检测信息采集人手不足问题,全街道区域核酸检测整整提前2个小时完成任务。”4月18日,沭阳县南湖街道常务副主任严波介绍说。

  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统筹运用社会志愿服务力量,沭阳县南湖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4月6日发布招募令,号召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广大志愿者闻令而动,短短3个小时即有203人通过网上极报名,并有50名志愿者当天下午3时准时参加信息采集技术培训。

  在报名跟帖上,志愿者一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关键时刻,他们抛弃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铮铮誓言,让人热血沸腾。

  志愿者朱龙君:“核酸已采,随时待命!”

  志愿者小葛:“做不了大事,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略尽绵薄之力。”

  志愿者朱倩云: “在家闲着没事,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很好的。”

  志愿者这小秦:“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时刻准备着,干粮我自己带,绝不给志愿服务单位添麻烦。”

  这些志愿者中,有机关干部、老师、退伍军人、个体工商户、大学生……虽然岗位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大家都共同拥有志愿者这个美好而神圣的名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他们义无反顾,逆行而上。

  志愿者单成阳是沭城街道辖区宁浦冠城小区西门“小芳农家菜”饭馆的老板。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他主动暂停营业,其妻子郭娟通过朋友圈看志愿者招募令后,及时和丈夫协商报名,最后确定,丈夫报名当志愿者,她负责在家做饭,并督促两个孩子在家上好网课。

  单成阳被分在万达广场检测点做志愿者后,连续参加三场检测,每次都凌晨4点前到岗,检测工作开始后,测体温、查两码、维持秩序,样样工作抢着干。

  4月15日饭馆堂食开放以后,他们仍然严格执行扫进场码和堂食人数不超标等规定。面对我们的采访,单成阳和妻子都很坚定:“志愿服务会长期做下去。”

  志愿者黄川川是来自沭阳红黄蓝早教中心的老师,疫情期间暂停线下教学后,她在家看孩子学习。看到招募令后,她第一时间报名,由于从事早教工作的缘故,学习的主动性很高,不仅信息采集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而且其独特的沟通方式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让每个检测对象都容易接受,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黄川川今年34岁,两个孩子读小学,丈夫出差在外因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回来。为了参加志愿活动,她把孩子委托个别人照顾,自己全力投入志愿服务。4月12日完成南湖街道天下景城小区核酸检测任务后,第二天就加入京沪高速沭阳南出口疫情防控先分队,作为先锋队员,她每天晚上6点上班,到夜里12点结束,负责下高速车辆人员的信息采集。

  在谈到到自己作志愿者的初衷时,黄川川这样说:“因为疫情,早教中心放假,不想闲着,想为疫情防控做点事情,也为大家减轻点压力。”

  核酸检测结束后,黄川川向点位长提了一个简单的要求,希望把在天下景城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合影照发给她:“一方面做个纪念,更重要的是给她的两个孩子看看,给孩子一个熏陶,让孩子为母亲自豪。”

  4月9日以来,在沭阳县南湖街道39个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在现场消杀、体温测量、秩序维护、信息登记等各项工作中都尽心尽责,全力以赴,保证了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多天来,报名应征的志愿者坚持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他们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高效完成各项防疫工作。在志愿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行列,充实了防疫一线的力量。”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葛林深有体会。

  “奉献者的眼里春天无处不在,志愿者的心中奉献最为快乐。面对危险和困难,你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不论是在核酸检测现场,还是在值守卡点,哪里最忙碌、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你们用无私奉献的行动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家国情怀!同时希望你们注意劳逸结合,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安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给志愿者发出了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赵金浩)

标签:志愿者;待命;核酸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