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公安:绘“三新答卷”,护平安家园
2024-09-13 11:0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苏锦安、曹钰华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南通,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平安建设的道路上正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今年以来,南通公安紧盯现代化目标,通过深化改革、问题导向、数字驱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城市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交上了一份出色的“三新答卷”。

  在案件侦查方面,南通、海安两级公安机关侦查民警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初步排查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大致去向。6架警用无人机编队更是大展身手,按预设任务和流程,在重点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不到1小时便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地。新的“空地一体搜捕”模式不仅节省了警力物力,更大大提升了侦查的精准度。显著的成果体现在数据上,今年南通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42.7%,破案率同比上升15.4%,“八类”案件实现第一时间全破。南通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杨广学强调,南通公安将继续朝着现代化目标奋进,拼新业绩、推新举措。

  深化改革,推进“五强工程”

  深化改革是南通公安工作的重要主题。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南通公安推行“五强工程”,绘制发展新蓝图。海门区三星镇百汇新村曾因外来人员众多,纠纷类警情高发。但“通慧强基”平台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状况,相关信息实时分类登记并同步后台,让社区民警工作更具针对性,今年纠纷警情同比下降近 20%。

  强基工程从基础着手,重点攻坚“十个问题”,制定“四张清单”,打造“红旗所队”品牌,实施派出所提质增效攻坚行动,筑牢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根基。强智工程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建成数字合成作战中心,开设“江海智警”讲堂,推进“一网、一云、一图、一端”建设,升级移动警务终端,为全警实战提供有力支撑。强改工程围绕深化“情指行”一体化机制运行,做强实战中心,规范联合指挥部运行,优化合成作战模式,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强法工程着眼法治公安建设,出台12项任务,组建“啄木鸟”执法监督队整治执法问题,实现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此外,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建成92家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通办”,构建商会警务服务体系,“警商”融合治理模式入选省级改革试点项目。

  问题导向,提供“强力守护”

  南通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风险防控、公共安全、打防犯罪等领域,深度应用现代化改革成果,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强力守护”。在“紫琅盛夏之夜”系列活动现场,各警种单位紧密协作,展现了良好的治安防控能力。面对公共安全风险加大的形势,南通公安主动完善安保体系,探索智慧化安保新模式,今年316场大型活动均安全顺利举办,实现“零事故”。在基层治理中,社区民警通过平台随时发现潜在不安全因素,技防建设成效显著。同时,南通以“蓝背心”工程、“义警联盟”等为载体深化群防群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今年以来,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和案损数大幅下降,社会治理成果斐然。

  数字驱动,优化政务服务

  数字驱动为政务服务带来了新的活力。“高效办成一件事”“云审批”“免证办”等举措不断推出。李先生在外地成功通过线上办理边境通行证便是生动例证。南通公安机关全面、准确、规范编制公安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并通过政务服务“一张图”向社会公布、同步更新。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公安网办中心建设,积极拓展“一网通办”服务,51个“我要办”、9个“我要查”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运行,累计服务群众近200万人次。南通公安还积极延伸服务触角,进驻重点企业、社区、村组,最大限度便民利企。在维护企业权益方面,升级经济金融风险防控研判预警“防风林”工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灌溉计划”,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共受理涉企案件168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3936万元。

  南通公安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为平安南通建设不断贡献力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苏锦安、曹钰华)

标签:南通;五强工程;公安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