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皋法院开发区法庭高效审理了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从正式立案到调解结案仅用时8天,切实做到“程序最少、用时最短、办案最公、兑现最快、体验最优”。
拖欠租金不付,原告诉至法院
2021年11月,原告某公司与被告李某某签订《租赁协议》,约定由原告出租土地供被告生产经营,租赁期限为5年,每年租金80万元,协议还约定了付款方式及违约金。协议签订后,被告仅支付部分租金,剩余租金至今未付,原告经多次催促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双方租赁协议,被告返还租赁土地、支付租金100余万元及违约金,并申请冻结被告名下存款或相应财产。
找准切入点,调解见曙光
为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开发区法庭法官陈东在收到立案材料后,立即联系原、被告了解案件详情,被告表示拖欠租金是因为申请的生产资质未能审批通过,加之初期生产设备投入较大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原告在被告处还有挂靠费和借款60余万元。经过梳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陈东法官认为本案有较大的调解基础:一是被告承认拖欠租金的事实;二是原、被告双方互负债务,虽有矛盾,但合作基础较好。
分头化解,案结事了获好评
调解过程中,陈东法官分别对原、被告进行一对一调解,通过锁定焦点、平衡利益、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该案得以快速解决。至此,这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时8天,对原、被告的合法债权均予以确认和维护,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该起涉企案件的快速审结,是开发区法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开发区法庭将继续围绕“五个最”要求,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施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