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综合执法改革后,传统的超限检测站如何转型?11月1日,记者从南通超限检测站了解到,该站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构建“1+N”执法新模式,实现“一车到底”全面体检,成功形成了“一个站点,综合执法”的新模式。三年多来,该站依托这套科技系统,累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07辆,卸驳载货物6269吨,办理运政案件166件。
作为全省一类超限检测站,该站从2021年5月起,开始投入使用货车专用通道与电子抓拍系统。主要是通过交通执法大数据分析比对,该系统对货运车辆是否超限检测的同时,对车辆运输资质(有无道路运输证)、车辆证件状态(证件有效期、年审有效期)、车辆技术状况(评定等级、等级有效期)、车辆卫星定位数据上传、危货运输车辆未填报电子运单等情况自动比对检查,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告知驾驶员检查结果,并同时将检查结果发送至执法人员综合执法APP,实现“一车到底、全面体检”,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检测的传统模式。在此基础上,该站认真编写超限超载治理、大件运输许可事中事后监管、“一车到底”等教辅材料。
同时,他们着力探索道路运输综合执法新路径,强化片区协同、高地联动、区域协作,创新推动执法新技术新装备系统的应用,把南通交通执法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加快实现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南通超限检测站还主动与沿江支队第一大队定期磋商,分析研判违法车辆运行轨迹,联手制定精准流动执法计划,搭建高速公路入口劝返车辆协查机制,形成了“宁可跨前一步形成重叠,决不后退一步形成缝隙”的闭环机制,促进了超限超载运输标本兼治。
针对卸驳载环节可能发生的服务企业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行为,该站还依托卸驳载监督平台,在“南通交通运输执法”公众号上增加了“超限超载治理卸驳载与执法评价”模块,公示全市33家超限货物卸驳载企业名录,由货车车主自主选择超限货物卸驳载企业,并对执法服务等内容进行客观评价,促进了卸驳载市场公平、健康、有序开展。
(文/包宏龙、袁聃 图/宋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