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司法局实施“四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2021-05-18 20:5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禹琴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如皋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职能,找准工作切入点,大力实施公共法律服务“四大工程”,以特色亮点工作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实施人民调解“安民工程”。将市、镇(区、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融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体系,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由“单打独斗”向“合力抱团”转变。结合建党100周年安全稳定工作,集中开展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物业、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排查,密切关注非法集资、民间借贷、涉军、企业经营等领域矛盾风险,立足早发现早调处,严防矛盾激化。对重大疑难杂症实行“分级诊疗”,实行重大案件专班式、代理式、分级式化解,对调解协议履行不到位的,及时督促落实到位,形成矛盾化解闭环。3月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3次,集中化解矛盾纠纷476起,调处成功率达100%。

  二是实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建立市法律援助中心、镇(区、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三级法律援助平台,聚焦农民工讨薪、春耕春种、防诈反诈等与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重点领域,建立法律援助事项负面清单,简化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及程序,让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在寻求法律援助时最多跑一次。实行残疾人“上门式”服务、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长效服务机制,帮助他们依法解决切身利益问题。严格卷宗整理工作,做到每一件卷宗格式规范、材料齐全并能及时归档,同时定期做好案件评查、案件回访等各项监督工作,确保援助案件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实施法治宣传“近民工程”。紧扣“3·15”“4·8”“12·4”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普法宣传车、法律赶集、专业律师下乡普法等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婚姻家庭、劳务问题等与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列入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为契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以示范创建为契机,完善村居法治书屋、法制学校等公共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截至2020年,如皋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9个。

  四是实施法律服务“便民工程”。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调研,深入园区及日达智造、斯堪尼亚重卡等“链主”企业,通过法治体检、法律顾问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法律风险,提出合规应对措施。深入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定期到村(社区)“坐诊”,为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涉法疑难杂症。以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常态化推进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察民情、访民意、解民求”活动,为广大农村群众当好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服务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开展公证法律上门服务、面对面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便民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孙禹琴)

标签:法律援助;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