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邺区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打造“无人督导”小区
2024-06-20 17:07: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6月20日,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于辖区洲岛绿园社区举行了一场主题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的新闻发布会。建邺区城管局副局长呙国勇、建邺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于雪峰、江心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炜等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江心洲目前共有 51 家单位(含 11 家党政机关),33 个居民小区,总计 18583 户,常住人口约 35000 人。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街道城市治理办公室始终秉持“绣花”精神,致力于实现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宣传引导的常态化以及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同时,因地制宜、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新模式,逐步将自主分类意识融入到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

  江心洲的洲岛绿园社区涵盖江岛华庭、青杉园、水木园、江枫园 4 个小区。街道通过前期深入的调研摸底和研讨分析,决定将这 4 个小区打造为“无人督导”小区。

  在管理制度方面,2021 年 9 月 1 日,江心洲街道将垃圾分类职责移交小区物业后,从“投入”转变为“管理”,虽退居“幕后”,但毫不松懈。每年年初,依据小区实际状况制定《江心洲街道垃圾分类考核奖补方案》,明确细化社区、物业项目经理、保洁、保安、客服等各级人员的垃圾分类工作职责,激励物业项目经理和垃圾分类对接人积极做好衔接工作,并下达区、街各类指标。每周、每月对社区、物业单位的工作推进情况予以考评,月底依据考评结果对照方案测算相应经费进行奖补。同时,主动介入物业管理,督促物业建立保安、保洁联动机制,保洁下班后由保安利用巡更点方式接管垃圾收集点。街道通过亭房可视对讲监控适时抽查居民分类及物业履职情况,抽查结果与小区奖补挂钩,确保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有章可循。

  在宣传引导方面,街道联合社区、小区物业不定期在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推送垃圾分类小知识视频,让居民知晓垃圾分类的方法与重要性,及时通过微信微博、电视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报刊等平台广泛报道垃圾分类相关新闻。对于新入住居民、保洁家政人员,客服会第一时间上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并指导分类投放方法。每周安排一次管理人员现场督导居民准确进行垃圾分类,每月开展纠错宣传,通过监控查找不分类居民,有针对性地进行上门沟通和宣传,以最大努力获得小区居民的认可与支持。通过各类宣传举措,提升居民自主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保障“无人督导”小区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硬件设施方面,4 个小区共设 7 个垃圾分类收集点位,其选址、亭房尺寸大小均由街道、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实地查看并研究讨论确定。收集点内细分收集区、洗手池、备桶区、洗桶区,可回收投口细化为纸盒、泡沫、木块、玻璃、塑料瓶、金属等可回收物回收筐,哪怕一个螺丝钉都能找到归属,便于居民“分得清”进而“愿意分”。建设收集点选用铝合金、不锈钢、钢化玻璃等耐用材料,确保十年二十年后仍能正常使用。每处收集点配备香薰机、檀香,居民前来扔垃圾时能闻到淡淡清香,逐渐改变居民对垃圾房“恶臭、脏乱”的固有印象。7 个收集点均安装可视对讲监控,街道、物业通过监控发现问题,针对性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宣教短视频,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

  街道城市治理办公室段频副部长指出,“智慧督导、居民自觉分类”小区的创建并非易事,推行过程中遭遇诸多考验,如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的选择、亭房的建设、志愿者的招募以及居民分类意识淡薄等,一系列困难阻碍着创建工作的推进。要实现当初的设想,成功打造“智慧督导、居民自觉分类”小区,需要固化物业各级人员职责,实现垃圾分类工作 24 小时的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进一步提升江心洲的社会文明水平。

通讯员 肖蕾蕾 江南时报记者孙海燕

标签:垃圾分类;居民;江心洲街道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