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赋能成长 结对共建开新篇
2023-08-21 08:3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杜文青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赋能辖区青少年思维成长,建设和谐社区。8月18日上午,润江社区联合南京市“宁教授”工作室、浦口民进基层委员会教育支部举办“赋能成长型思维 青少年积极心智模型的家校社协同建构试点”开班仪式。南京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夏德智、南京市民进参政议政处王军、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林静、沿江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杭富春、副主任陈汉友、润江社区党总支书记石健、浦口民进基层委员会主委周欢谨、副主委周明红等出席本次活动。

  润江社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作为“首善”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践行“以爱育爱”的工作理念,推动家校社三级预防机制共建、共治、共享,护航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成长指导“精准力”

  润江社区以与浦口民进基层委员会教育支部“结对共建”为契机,联合多部门整合各类专业资源,创新“网格+”新路径,把赋能青少年成长各类课程同社区各类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家校社共建工作,并牢牢抓住“青少年积极心智模型”这条主线,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广泛凝聚共识。浦口民进将发挥好界别优势,集智聚力,倾力推动教育实践创新课程的发展,带动全社会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充分认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整合资源力量,提高教育队伍“专业力”

  在教育中,学校是专业机构,家庭和社区则是非专业单位。但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为了给辖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的教育课程,润江社区积极引进优质社会组织及共建单位等资源,针对多元家庭结构、父母多样需求、多类型教养方式,成立家校社共育科研团队,按照“核心+创新+特色”的要求,形成以心理教育、家庭指导、艺术治疗、减压赋能和环境支持等各种类型组成的课程体系,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梯次推进,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的保护防线,形成育爱合力。

  盘活阵地使用,提高家校社合作“内生力”

  暑假是检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和成效的关键时段,润江社区充分利用城市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青少年公益性活动阵地,积极开展实践寻访型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动一动。参与户外研学、感受民族文化传统与习俗、体验小小馆长......将教学课程同实践相结合,让任务型作业减下来,让体验型、参与型的学习活动多起来,鼓励青少年在生活中探寻科学的奥秘、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互动交流的体验等等,让孩子们带着思考,在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中轻松愉悦地运用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本次开班仪式后,结合开学季即将到来时机,分别针对家长与学生开展了《从“心”开始 帮助孩子步入新学期-培养孩子的心情、心智、心灵、心力》和《教你如何科学用脑》体验课,得到现场家长与学生的热烈反响。

  沿江街道润江社区党总支书记石健、南京同博神经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桂祈亮、浦口民进基层委员会教育支部马原、十四中支部主委付英波、十四中支部杨袆出席此次活动。 润江社区 杜文青

标签:精准力;设计;社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