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点单“云接待” 线下服务“不含糊”
南京雨花台区有效拓宽人大代表服务市民的渠道
2021-05-13 21:41: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 通讯员 肖日东 邢苏平)5月13日下午,是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代表集中接待选民的时间。然而,在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却鲜见选民。只见葛富莲、施洋、李义仁三位区人大代表正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忙着在“云端”接待选民。

  “我们是老旧小区,出新时能否增添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设施?”“听说有教老年朋友使用智能手机的培训班,哪里可以报名呀?”……代表们一边认真地记录着选民反映的意见建议,一边耐心地回答着选民关心的问题。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人代联委主任姬桂玲告诉记者,在一些地方,组织集中接待日时,经常遇到代表接待选民时选民大多在上班,选民想找代表时接待活动已结束的尴尬。雨花台区人大首创的“云接待”模式,依托现代信息手段较好地破解了这一尴尬,有效地拓宽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市民的渠道。

  “云接待”新模式

  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吐槽”

  近年来,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建立每季度一次的代表集中接待选民日活动制度,定期组织驻区的省市区三级代表深入全区64个社区接待选民,听民声,解民忧,有力地推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

  据介绍,自2017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1000余人次驻区各级人大代表,接待选民近万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300多条,帮助选民解决了有线电视收费不透明、公交站点调整、线路绕行等问题2700余件。

  去年年初,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集中接待选民活动暂缓开展。活动虽然暂缓开展了,但代表与选民之间日常的密切联系却不能断线。如何确保两者的有机统一?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手机视频连线功能,首创“云接待”这一全新模式。

  不到10分钟

  云端会议室“坐满”选民

  “云接待”为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那这种首创模式到底是如何接待选民的?5月13日,在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委主任陈涯的讲解下,记者在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观摩了三位人大代表“云接待”选民。

  据悉,每次“云接待”前,街道人大工委都会提前5天在各社区微信群、QQ群、社区公告栏张榜公布活动信息,选民对“云接待”的操作方式及接待时间已经驾轻就熟。

  记者看到,与选民约定的时间一到,李义仁代表就打开手机上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找到强国视频会议栏目,点击发起会议,不到10分钟,“代表选民视频会议室”就坐得“满满当当”。

  据陈涯介绍,启用“云接待”模式后,代表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一部手机就能够履行代表职责,大大提升了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更方便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的本职工作是汽车服务行业,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线下接待日期间,因公司出差,错过了几次接待选民的机会。有了这个‘云接待’,在自己办公室就可以履行职责,还不影响本职工作,一举多得。”李义仁说。

  为民解难“不打烊”

  选民为人大代表点赞

  “云接待”选民,绝非“一接了之”。每次接待活动结束后,参与接待的人大代表都会聚在一起,分析商讨选民反映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办理要求,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

  2020年7月15日,在人大代表“云接待”选民活动中,有选民向葛富莲代表提出加快玉兰小区出新改造进度的建议。据了解,玉兰小区于1999年建成,共有10栋住宅,480余户。小区建成已逾20年,环境陈旧、设施残缺,居民意见较大。

  收到建议后,葛富莲代表第一时间与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对接,多次到实地进行调研后,把选民意见连同自己的调研报告交给政府相关部门。雨花街道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玉兰小区老旧房改造很快启动,投入资金约750万元,涉及建筑屋面破损修缮、建筑外立面改造出新,小区内部车行路线优化,新增机动车停车位及非机动车棚一个,消防设施、监控系统维护及更新,弱电线路序化及杆线下地、沿街商户店招统一更换等。小区通过出新改造工程,基本满足了居民的生活环境需求,选民代表自发为区人大及人大代表点赞。

  “这样的人大代表‘云接待’选民,仅去年就组织了5次,收集意见建议百余条,涵盖群众在就业创业、居家养老、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等方面需求,建议答复率、答复满意率均为100%,切实为辖区居民解决了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明告诉记者。 

摄影 于同化

标签:选民;接待;吐槽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