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知党史、感党恩,展示全面小康建设成果,2021年3月26日,南京市“全面小康百家谈”活动走进玄武区,听奋进者讲述小康故事,与见证者共话未来发展。
活动现场,黄琼花、丁翔、王兴华和于燕四位市民代表,与嘉宾、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小康故事,讲述他们所感所得,呈现了玄武在小康奋斗道路上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
困境儿童不掉队 公益小康有保障
作为资深的法制媒体人,黄琼花工作中见到不少困境儿童,这使她深切地意识到了儿童保护工作的重要性。2016年,在玄武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南京同心未成年人保护与服务中心,在这里,她也见证了玄武公益小康之路。起初,黄琼花团队从个案服务开始做起,在一桩桩个案中,同心未保机构逐渐成熟壮大。“如今在江苏,在南京做困境儿童保护工作,我觉得非常有信心,有希望”,看着江苏落地的困境儿童帮扶政策和南京社会各界对儿童保护事业的关心,黄琼花很是欣喜:“当我们在帮助一个个困境儿童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共同构画小康社会的蓝图。”
新时代文明实践唱响民生小康赞曲
在玄武湖街道樱驼花园社区党委书记于燕眼中,曾经的社区设施老化,房屋“老破小”,辖区居民老龄化较严重,治理压力大。自2012年全面启动改造工程,社区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小区环境等改造,为居民提供安全、卫生、舒适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如今不仅居住环境好了,社区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注重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探索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通过志愿服务帮助身边人、解决身边事。比如社区开创了“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创新养老模式,组建了“乐龄”志愿者服务队,居民自发加入,在互助过程中发展壮大,不仅是生活上相互扶持,还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樱驼花园社区书记于燕很“骄傲”:“目前辖区内成立了包含书画、摄影、太极等团队,居民参与度非常高。小康不只是物质上的小康,更是人人生活有所得的精神富足,我们社区的居民在低龄志愿者的陪伴下,逐渐脱离了老年孤独感,社区就像大家庭一样温暖!”
国民小剧场闪耀夜经济 点亮文化小康路
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历史。在历史和现代交汇的长江路上,珍藏着一颗明珠——国民小剧场。作为剧场负责人的丁翔谈起这里很是骄傲,在他看来,小剧场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促进了夜经济的繁荣。他和团队在2014年参与改造江苏省歌舞剧院时,关注到小剧场,了解到梅兰芳曾在此献艺等故事,希望能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放大小剧场文化价值,为群众带来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小剧场结合玄武文化和特色,推出了《丹凤街》、《长江路》等充满家国情怀、丰富多彩的精品演出,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逛完了1912,在1913街区吃个简餐,再在小剧场看一部话剧,串联起夜生活,也让大家能热爱南京的文化。”丁翔认为这是夜经济中精神文化生活最好的串联,为全面小康筑牢文化根基。
激活农村经济 科技驱动全面小康
中国500强企业汇通达2012年成立,立足玄武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依托钟山农业创新发展联盟,积极整合资源推动玄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首创“平台+乡镇店”的商业模式,打造南京农业板块新高地,在推动小康建设、践行数字化乡村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对国家战略积极回应和践行落实。汇通达副总裁赵亮生通过视频表示:“希望通过平台发展,带动更多的乡村实体经济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中。” 正如汇通达总裁办主任、党支部书记王兴华在现场所说,汇通达秉承“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在乡村振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之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还邀请到南京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市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任克强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徐琴对四位代表的故事进行了点评。
玄武区道德模范代表曹海永、陈文军、庞乔、傅智晔、周茉,区各行各业代表,居民群众等40余人参加活动。
此次参加访谈交流的嘉宾,每个人都是玄武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故事,也是近60万玄武人为小康奋斗的缩影。新时代新征程上,玄武人的共同奋斗,必将凝聚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推动玄武“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通讯员 玄萱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