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评|“减负”与“提能”要在同一赛道
2023-06-26 18:0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梁 一  
1
听新闻

  基层减负想减到点上、落在实处,应当与提能增效共同发力,在同一赛道上齐头并进,方能激活重实干、抓实事、创实绩的澎湃春潮。

  减负、减压与提能、增效是一对“孪生兄弟”,“减负”为“提能”开垦土壤,“提能”让“减负”结出果实。基层减负归根到底是为了腾出干部精力,提升工作效能。只“减负”不“提能”,意味着在原地打转、做无用功,甚至会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实践证明,让基层负担过重、疲于应付的“痛点”恰恰就是工作低质低效、流于形式的“堵点”所在,所以想真正破除减负难题,关键还在于转变工作思路,让基层工作人员有限的精力有的放矢、用得其所。

  松绑绝非松劲,减负绝非减责。当然,决不可让基层减负创造出来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成为滋生干部懈怠懒惰的土壤。部分干部对基层减负有着错误认识,将其当成了“喘息”“调休”,导致“减负”来了“歇大了”,“减负”走了“忙疯了”,这就背离了减负的初衷。应当让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减负是为了更好的担当尽责,减负所空缺出来的部分不能任由其变成“荒田”,应当用更勤的实干、更真的实绩填补进去,把过往被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所牵扯的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助力发展当中,做到卸下无用包袱与挑起责任担子的“无缝连接”。

  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基层减负想治标又治本,须从源头处遏制形式主义,这需要重实干的用人导向和重实绩的考核导向作为制度支撑。基层工作的形式主义问题暴露了部分干部政绩观的错位、责任心的缺失,只想着快出成绩,不管基础是否扎实,“以台账论英雄,用展板比高低”,层层加码传导形成压力,导致尽下一些“表面功夫”、养出一批“绣花枕头”。所以,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坚持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把“传导压力”转化为“自加压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这才是减负的“金钥匙”。

  (作者:梁一,中共江苏省委选调生,系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团委书记、石集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标签:减负;实绩;基层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