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华书法展亮相江苏省现代美术馆
2024-09-24 11:15:00  作者:长江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9月12日上午,由省文联主办、省美协、省书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的“江苏紫金文化优青系列展——翟明帅、吴健华双个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东台市书法家吴健华作品亮相。

中国书协顾问、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兼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言恭达,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轩明,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俊,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张言彩,盐城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夏建友,淮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国,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军,省文旅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罗拥军,东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均东,省美协副主席刘云、张兴来,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刘灿铭、黄正明等领导嘉宾百余人出席开幕式。言恭达、刘轩明、黄俊、张言彩、夏建友共同为展览揭幕。张兴来、刘灿铭、朱均东、张言彩分别讲话,参展艺术家翟明帅、吴健华分别发言。开幕式由本次展览策展人包振武主持。

刘灿铭代表省书协对本次展览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吴健华书法受到业内名家的肯定,并先后在全国、省内的重要评审和展赛中屡获大奖,获得诸多的荣誉。“他的作品取法经典,笔墨深厚,融通统一。希望他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吴健华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委员、盐城市政协常委、盐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东台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东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东台书画院院长、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秀青年、江苏省十佳青年书法家。曾获得盐城青年五四奖章、盐城市五个一工程奖、盐城市政府文艺奖、先进文艺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盐城市首届青年文艺人才等称号。长江

附:刘灿铭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道,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书协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健华长期生活在东台,根据我的认知,东台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出书画家,以吴为山为领头人的一批书画家;还是一个出和尚的地方,我认识的很多大和尚都是来自于东台,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我没研究过,但我觉得书画和佛教之间肯定是有关联的,这个地方出这两类人物也就不奇怪的。健华是书画群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兰亭奖、全国展、还有中国书协很多单项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他也是我们省文联的十佳青年书法家之一,在江苏在全国都是有很强实力的,我昨天下午就到展厅去认真看了,刚才又跟随言恭达老师又去看了一下,根据作品,我说几点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根植经典。他的作品给我们的信息非常清晰,他的篆书很强,散氏盘,还有其他金文,隶书,主要是经典的汉隶,行草书以二王一脉为主的帖学,尤其是汲取了董其昌的艺术,他从这些经典之中吸收、积蓄,决定了他的书风始终保持着雅正,这也是我们目前中国书协所倡导的雅正之风的一个具体体现。他的书法,给人扑面而来的就是清新、雅正、中和等,言老师也给他写了一篇文章,里面也都提到。所以取法经典的做法,也是我们江苏书家所特有的一种书法学习的态度,这也是江苏书家能够长期立足于中国书法界或者是保持领先地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感受,就是笔墨深厚。当我们取法经典,如果笔墨做得不深厚可能也不行。今天我们看健华的书法,从他的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等技法层面,都完成得很好很到位。我经常说,技法是衡量一个书家是否专业的核心指标,若技法层面不完满成熟,很难在书法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健华的笔法精到,结构、结体比较恒定又有趣味,尤其在墨法上变化多端,把枯笔发挥到了极致,这让人能够感受很深切,章法比较空灵,或者说既有杨凝式又有董其昌更有章草等笔法的融汇贯通。他这样的一种技法完备,也支撑了他的自由创作,支撑了他的自在、自然的书写,这个也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个感受,就是融通综合。健华在他自已的文章感受里也写到,他逐渐感悟到打通与融合的重要性,实际上他自己已有这方面的意识,他认为这种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仅是融合了传统的书法本体的各方面,几乎用笔法统领了所有的书体,用篆隶笔法运用到行草书创作中去,也使得他的行草书写具有一些高古之气。他的融通,不仅仅于书法的本体,还有与时间的融通,同时也借鉴我们这个时代书法的优秀成果,比如,从他的老师言恭达先生那里就学到很多,与传统相结合,同时他又学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书法非常有优势又代表时代特征的一部分,在他的作品里也有所体现,这样他的作品就能够透露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他自已有意识的朝这方面努力。因此,他的作品融通综合也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

刚刚,我通过三个方面谈了自已的一些感受,健华还很年轻,他的书法之路还很长。在此,我祝愿他书法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谢谢!

刘灿铭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吴健华

风雷日月联 180cm×23cm×2 吴健华作品

袁枚所见诗 248cmX129cm 吴健华作品

标签:
责编:杜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