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我随同学驱车前往安徽凤阳小岗村观光。车还没驶入小岗村,一座气派的朱红色门楼矗立在路口,“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几个大字赫然入目。车沿着门牌下的“改革大道”,驶行约十公里进入小岗村。一条条整齐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漂亮的楼房矗立在街道两旁,一派美丽繁荣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改革带来的巨变。
小岗村位于滁州市凤阳县城东部25公里处。解放后,小岗村一直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如果靠不上怎么办?那就出去要饭。要饭要到什么程度,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全队18户、115人,一年365天,300天讨饭或在讨要的路上”。到1977年底,一无所有的小岗队社员,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行动的都讨过饭,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
我们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整个纪念馆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馆内珍藏有大量“大包干”时期的历史实物和重要文件,并通过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群雕等多种手段,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记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各界人士对大包干的关注和支持。馆厅同时悬挂了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的18名普通农民的巨幅照片。谁也不曾想到,1978年12月的一天,十八个庄稼汉在一间透着微弱阳光的破茅草屋内,立下的一份夹杂着错别字的分田单干的协议书,竟使小岗村这个在当时再普通不过的村子走向全国,闻名于世。更吹响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号角,擂响了农民走向富裕之路的战鼓。如今,这份捺十八颗红手印的协议书原件已经成为国宝,被中国人民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当年农家”景点参观。这里完整保存着70年代的茅草房,屋顶铺的是茅草,墙是用泥土砌的,屋子里没有什么家具,地面全是土和灰尘。还有厨房、猪圈、牛棚等组成的农家院落,展示了生产、生活用具等简陋的实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那一穷二白缺吃少穿的年代。
据讲解员介绍,1978年的小岗其实还不叫小岗村,它当时仅是一个生产队,有18户人家、总共115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庄稼人的日子实在是苦,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出门乞讨也并不稀奇。虽然如此,“政治挂帅”是必须的,因此,“分田单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杀头”可能不至于,但“坐牢”是完全可能的。即便是这样,庄稼人仍认死理:吃饭是硬道理,与其挨饿等死,不如破釜沉舟,分田单干。于是,捺有十八颗红手印分田单干协议书,就在1978年的冬天横空出世了……
1979年,在大包干实行的第一年,小岗村竟然向国家上交了六万多斤的公粮;这一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竟然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五年粮食总产量之和。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岗村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疑问在参观完小岗村里的“大包干纪念馆”后有了答案。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小岗村的照片、影像资料和文字介绍,了解到了关于“大包干”的来龙去脉。改革开放前的小岗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实行集体劳动,“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大家都出工不出力,村里就越来越穷,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包产到户后,“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小岗村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随后的一年又一年,他们不仅填饱了肚子,而且生活越来越美好。
走出纪念馆,回望悬挂在大包干纪念馆正门正前方的墙壁上的分田单干协议书巨幅影印件,我在此长时间驻足。这十八位农民其实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是“敢为人先、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让他们绝处逢生。四十多年前的小岗村无疑是全国瞩目的焦点,村内的“大包干纪念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我又想,中国农村无疑还需要继续前行,那另一个小岗村在哪里?